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2023-09-25 15:51:30 709

 

 

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组织要教育引导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的重要讲话,为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激励广大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以学促干,首先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性。有的干部政绩观之所以出现偏差,根子在性意识、宗旨意识不强。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有的为了获取升迁资本,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有的为了迎合上级、讨领导欢心,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热衷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只有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把握“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等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谋划推进工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最终要看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群众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