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与路径选择的思考
2023-09-25 15:50:28 686

 

 

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的中心任务和统一战线的目标取向,“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本文从统一战线的历史演进角度对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及其实现路径作一探讨。

一、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主线

团结、联合才能凝聚起力量。古今中外任何政治力量的力量对比、兴衰成败,都取决于是否具有团结和联合的机制。团结和联合不仅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争取同盟军的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思想。《共产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将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战线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并指出:“共产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在规范意义上,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统一战线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它是指同一时空中不同政治派别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目标而采取的结盟行为;在狭义上,它是特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和策略,即无产阶级及其政为了巩固自身的内部团结并夯实自身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所实行的与其他政治力量结盟的战略和策略。本文所论及的统一战线,则是后者意义上的概念。

中国共产成立以来,始终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成功解决了中国特殊国情下如何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问题。

统一战线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及当下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等不同发展阶段。

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在成立初期,作为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先进政,在国内的力量和影响力有限。如何发展壮大,团结依靠全国人民实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是摆在中国共产人面前的紧迫课题。19xx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首次规定了中国共产与其他派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原则和实施计划,这标志着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初步确立。

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通过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同国民实行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领导了十年土地革命,依靠工人、农民这两个革命主要同盟军,建立和巩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成功解决了在农村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积极倡导并建立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团体和港澳台侨同胞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经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员只有对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的这个同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与此同时,中国共产还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民主,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统治集团坚持反共、独裁、卖国政策,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破裂。为了反对国民政府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被压迫阶级、人民团体、民主派、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使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正如曾指出的那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由此可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之所以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自身现实状况。那时的中国,虽然派别众多、矛盾交织,但社会主体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革命的无产阶级和反动的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是社会少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无产阶级及其政要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就必须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阶级等政治力量结成统一战线。因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成为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基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还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由一个革命向执政转变过程中,摆在中国共产面前的紧迫课题是:如何汇聚力量,最广泛地团结社会各阶层投入到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这无疑考验着中国共产的执政智慧。为了解决这一紧迫课题,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人结合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特点,充实和丰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涵,进而汇聚起建设新中国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人民”的概念专门进行了解释:“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把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定性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他认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由此得到清晰的理论界定。这一国体既包含了工农联盟这一基础性统一战线结构,又包含了多阶级的人民范畴。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从两个维度把统一战线容纳进来,奠定了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这一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运用统一战线,促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制定了许多重大政策。其中突出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并用和平赎买、全行业公私合营等方式,使我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指出:“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一定要运用统一战线的武器。我们自己要有主张,但一定要和人家协商,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要发挥各民主阶级各人民团体的作用。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但还要懂得去运用在此基础上的广泛的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开展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将统一战线明确地称为“爱国统一战线”,积极落实各项统战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促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认识不断深化,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xx年召开的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这一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20xx年第xx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强调“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统一战线的本质就在于大团结、大联合”。20xx年,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再次重申和明确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申明统一战线是领导的革命与改革事业、长期执政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不仅要从贯穿我们自成立以来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全过程来认识,而且要贯穿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全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共产之所以仍然要执行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因为从中国政、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视角看,统一战线既是社会革命的战略武器,也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和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因此,正如同统一战线策略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取得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样,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统一战线必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统一战线百年历史表明,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通过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从理论上解决了支持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从哪里来,如何汇聚这些力量以及如何用好这些力量的问题;从实践上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壮大了共同奋斗的力量。因此,尽管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及特点,但主题和主线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团结、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磅礴的革命力量、建设力量和改革力量。正如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历史和现实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的阶级基础、扩大的群众基础、巩固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