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在全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回望历史,每当重要转折关头,我们和人民军队总是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来寻找破解难题之道。可以说,调查研究既是我们的传家宝,也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在延安整风时期,同志向全提出系统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在全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的作风的基础一环”。1941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两个文件,决定设立中央调查研究局,调查研究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历史反复证明,只要我们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人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如果忽视调查研究,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既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也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战役作战计划,指导了军事战争的胜利。1925年,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抓住了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1930年,为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同志写下《反对本本主义》,开篇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并得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结论。1938年,同志写出《论持久战》,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的抗战必将取得胜利,但会是持久战,并指出其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应采取的方针政策。这些事实都充分表明,搞好调查研究对于取得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以决策需要为中心,使调查研究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
《方案》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良策。调查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研究,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在全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增强决策的针对性。
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正因为“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有了充足的调查研究作基础,才有了“八八战略”的重大部署,才有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正确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出实招、求实效,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有较强操作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