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法
XXX离退休干部局XXX第二支部现有老干部43人,员41人,平均年龄75岁。针对离休干部和部分退休干部进入“双高期”,高龄鳏寡、空巢独居、体弱多病、失能失智和特殊困难人员不断增多,居家养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二支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总结支部同志之间、邻里之间自发互帮互助的感人事例和做法,提炼形成“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法,开展了以支部为依托、务干部为骨干、离退休干部员广泛参与的帮扶结对工作,为老干部送去组织家一般的关怀和温暖,传递正能量。
一、基本内涵
“亲情化结对帮扶”工作法的核心理念是,员在支部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既是建工作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互帮互助的服务者和受益者。支部经过摸底、规划、动员,把推行亲情化结对帮扶模式与弘扬中华民族互助友爱优良传统、发挥员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发挥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关心服务老同志结合起来,做到老干部“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知、住院有人看,信息全覆盖、服务无死角”,确保居家养老安全。
二、主要做法
(一)从细微处入手,确保帮扶精准化
1.摸清底数,确定帮扶对象。开展老干部实际情况普查,统计近三年的体检结果,全面准确地掌握所有老干部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情况、子女家属情况以及应急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支部充分讨论,将高龄空巢、独居的,长期患病、卧床不起、不能参加活动的人群纳入帮扶范围,并进一步细化分类,将依靠自身力量难以保证居家养老安全且自愿接受帮扶的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集中力量将帮扶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困难老干部身上。
2.牵线搭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总支扩大会议、支部大会、小组讨论会以及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亲情化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坚持务干部带头,按照“就近自愿”原则,选择相对年轻、身体较好、有奉献精神的老干部作为帮扶人员或志愿者。支部牵头,组织帮扶对接,将帮扶对象的困难情况、家庭情况等信息提供给帮扶人员,同时向帮扶对象介绍帮扶人员情况,在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取得相互认可,结成帮扶对子。
3.完善信息,加强精细管理。在普查摸底的基础上,设计编印老干部信息爱心卡,填写老干部个人信息、工作处基本信息、帮扶人员与帮扶对象家属联系方式等,建立和完善帮扶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从机制上完善,实现帮扶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