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汇编
2023-09-25 15:21:06 687

 

目录

1.坚持全面统筹建设和美乡村2

2.坚持三个突出实现三个提升4

3.突出“三个作用”做到“三个转变”6

4.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10

5.激活“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12

6.“五美”创建作引领美丽蝶变崭新颜14

7.念好“四字诀”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四步棋”16

 

 

 

 

 

坚持全面统筹建设和美乡村

 

一、坚持建引领,塑造队伍美

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基层治理再提质。纵深推进“五进小区”,xxx个小区建工作站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四大”集中行动整治院落小区xxx个xx.x万余平方米。驻村帮扶再加强。推行不定期暗访督查机制,强化驻村工作纪律,xxx支驻村工作队人员再加强,工作再增效。集体经济再夯实。截至xx月底,全市xxx个行政村、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xx万元以上。

二、深化文明创建,构建全域美

聚焦“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全力塑造“五美”。坚持全面动员。“乡村美不美,看村部”“庭院美不美,看干部”,市乡村户四级联动推进“三大清洁行动”,州市联动开展志愿服务,日均xxx名志愿者活跃在“文明交通”劝导一线。坚持严督实导。每月开展x轮所有村寨全覆盖督导,大力推进农村“四乱”清零行动,x个最美集镇、xx个最美村寨、xxxx户最美农家展现新貌,创建“最美生态公路”xxx公里,xx河旅游公路入选国家xxxx年“最美农村路”候选名单。坚持破旧立新。农村累计拆除违建xxxx处xxxxx平方米,拆违地块建设停车场xx个、新增车位xxxx个。

三、加快产业发展,增强内涵美

矢志不移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根基抓紧抓实。突出重点抓产业。xx黄金茶主导产业总面积达xx.x万亩,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茶业百强县”招牌越擦越亮。农旅融合活产业。整合xx等重点村资源,成立全州首个乡村旅游联盟。xx基地等项目加快“茶旅融合”“农旅融合”步伐。x-x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xx.x万人次,实现收入x.x亿元,分别同比增长xx.x%、xx.x%。培育主体强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xx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x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xxx家。

四、推进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美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均衡服务。xx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全面完工,xx水厂完成主体工程;城乡管线下地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不断提质基础网络。新(改)建农村供水管网xx.x公里,实施行政村配电网改造项目xx个,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xx%。加快完备环卫设施。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x座,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全面形成;建成x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明年可实现x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坚持三个突出实现三个提升

 

一、突出“院坝议事”,让乡村“强”起来

坚持民事民议,推行“院坝会”议事工作法,下足“绣花”功夫,让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领导带头讲。县委书记、县长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其他县级领导带队深入联点村,用百姓语言,面对面宣讲三农政策、谋划乡村振兴。二是员跟进讲。乡镇、驻村帮扶后盾单位班子成员和村支“两委”,深入xxx个村(社区)xxx个村民小组,畅通基层宣讲“主渠道”。三是督促“及时改”。积极推行“院坝会+”,督促群众在院坝会上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回应群众诉求xxx个,办理民生实事xxx件,群众满意率达xxx%。“院坝会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获中央政法委《xx》等推介。

二、突出“五美创建”,让乡村“美”起来

大力实施“生态强县”发展战略,以“五美创建”为抓手,打造美丽xx。一是抓环境改造提颜值。各乡镇均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执法大队,完成州调度人居环境整治指标xx项、超任务x项。整合涉农资金xxxx万元,扎实推进开展“五美创建”,开工率均为xxx%。完成厕所改造xxxx座、垃圾分类示范点xx个、乡镇垃圾转运站x个、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x个,我县获评xx省xxxx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二是抓文明创建提品质。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等六大行动,日处理能力xxx吨的xx生活垃圾压缩站投入试运行。投入资金x.xx亿元,完成xxx栋xxxx户的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出店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堆乱放等乱象xxxx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国调队实地测评。三是抓河库治理提气质。扎实推进沅江、武水“十年禁渔”行动,主导成立xx、xx、xx三县沅水共管联动小组,配备河长xxx人、护渔员xxx人,安装监控摄像站点xx个,创新“无人机+人工”巡河新模式,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禁捕退捕工作优秀县。

三、是突出“五联共治”,让乡村“新”起来

创新实施“建引领、五联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以互助组密切鱼水情。按照“血缘相亲、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农村每名员就近联系x户以上群众,全县共建互助组xxxx个、联结群众xxxxx户,实现“家家员联、户户见员”。二是以新理念培育新风尚。

村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黑榜”制度;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建设,创成xx村等全国文明村镇x个。三是以小岗位赋能大作为。制定《xx县村务协管员“三定一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县督查、乡考核、村检查”精细化考核管理,实行“五员合一”,做到“奖优罚劣、一年一聘”。扎实开展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创新推行城区“一分钟处警”机制,我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平安xx建设重点推进县和“平安杯”。

 

突出“三个作用”做到“三个转变”

一、突出组织引领作用,变“客人”为“主人”

坚持三级书记带头抓,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州委、州政府选派x名州级领导联系帮扶x个xxx人以上集中安置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xx名县级领导联系xx个集中安置点;对xxx人以上的x个安置点增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层层压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责任。成立基层支部x个,搬迁户员xxx名全部完成组织关系转移,积极参与安置地的组织生活,禾库安置区率先成立红安社区。x个城镇集中安置区建立规范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强化低保评议、民政救助、社保医保等便民服务;成立村民理事会,建好公益性岗位服务队、员志愿者服务队、维修服务队“三支队伍”,不断增强群众归属感。

二、突出综合保障作用,变“安置”为“安居”

坚持将工作重心从搬迁安置向综合保障转变,针对搬迁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将xxx户xxx人搬迁群众纳入监测对象,因户因人、精准帮扶,建立数据联动机制,拓展风险预警信息获取渠道,做到应纳早纳、应纳尽纳。加强设施建设,集中安置区均选址在城区、镇区、景区附近,全部实现“五通五化”,新建、改造卫生院(室)xx个,新建农贸市场、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全面唱响xx文化活动品牌,持续举办篮球赛、苗歌赛等文娱活动。通过开展最美农家、励志搬迁户等大评小奖、感恩活动,持续讲好搬迁故事,全力引导搬迁群众崇德向善、移风易俗。

三、突出产业增收作用,变“温饱”为“小康”

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易扶搬迁的首要任务。坚持产农融合“兴产业”。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发展产业xxxx亩,直接帮扶xxx户xxx人,委托帮扶xxxx户、xxxxx人,产业帮扶实现全覆盖。坚持就近就地“增就业”。加大企业引进力度,提质就业车间xx个,就近吸纳就业xxxx人,累计开展创业培训xxx人、职业技能培训xxxx人。通过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三类人员”就业问题。坚持盘活资产“置家业”。依托xx安置点乡村民居,大力实施乡村游开发,创新推出xx等旅游IP产品;xx镇xx区美食广场为安置区后续扶持集体经济增收xx万元。

“五个坚持”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高站位校准“导航仪”。坚持高层谋划、整体规划,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专抓领导小组,制定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xxxx-xxxx年)》《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行动计划(xxxx-xxxx年)》等政策文件。

二是坚持以产业为核心,高质量打好“组合拳”。立足本地资源。利用“两茶一养”产业优势,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力等入股产业项目,流转xx个村约x.x万亩土地用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经营。如xx村种植了xx个大棚羊肚菌,村集体增收xx万元。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先后投入xxxx万元支持xx等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几个村每年都能给村集体带来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收入。同时,还通过承包或出租门面、山塘水库等闲置资产,每年收益就有xx余万元。依托企业平台。依托县内各龙头企业和规上企业,村集体以资产、资金、设备等方式入股,搭乘企业“顺风车”,实现互利共赢,我县累计整合资金x.xx亿元入股县内xx家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每年分红就有xxx多万元。用活扶持资金。通过引导各类扶持资金政策,补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先后规划实施了一批前景好、回报优的项目。如,xx村投资xxx万元修建了xx转运场,还有一批停车场、汽车租赁、乡村振兴示范园等服务项目。

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高效率解决“销售难”。我县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大力推行“订单”式生产模式,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如xx签订供货协议,xxx亩柑橘全部包产包销,xx签订对接协议,实现了茶叶保底收购。同时,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为各村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产生了良好效益,如xx村去年通过电商销售蜂蜜,收入达xx余万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