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企业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工作视频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汇编(3篇)
2023-09-25 15:21:05 687

 

 

 


 

 

xx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举报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将“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xxxx行动、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抓手,与安全生产工作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合力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今年以来,全市企业共接报治理隐患xxxx条,兑现奖励xx万元,有效发挥企业员工“吹哨人”作用,达到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风险、遏制事故的良好效果。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工作汇报如下。

一、突出固本强基,提升运行“规范性”

一是建立“制度规范”。制发《关于建立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通知》,对报告奖励工作运行流程、保障措施、督导考核等方面进行逐一规范,并同步印发x家示范企业的制度模板,督促指导各级各类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二是建好“两套机制”。在全市层面,建立“示范引领+部门协同”机制,xxxx化工等重点企业先行试点,再组织各部门在各企业全面推进。目前,全市xx个重点行业领域xxxx家重点企业已完成试点,接下来将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推进。在企业层面,建立“简便办理+考核奖励”机制,指导企业简化办理程序,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一键报告、一键受理、一键整改、一键奖励。推动将隐患报告情况与员工绩效工资、评先评优、考核奖励挂钩,设立“安全啄木鸟奖”“安全主人翁奖”等奖项,重奖激励员工争当安全生产“守门人”。三是健全“三重保障”。各企业分别明确隐患报告奖励受理部门和经办人员,将奖励经费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足额保障,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办事、有经费干事。制度运行以来,单次报告最高兑现奖励x万元,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

二、狠抓宣传发动,提升全员“参与性”

一是企业宣传有力有效。强化全员“教育培训”,将“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与“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刚性要求,纳入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让一线员工明白向谁报告、报告方式、报告内容和奖励规则。强化全面“公示公告”,督促企业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公告牌,将报告奖励制度、受理报告事项、具体奖励金额等信息动态更新、及时公示,目前,全市已建立x万余块公告牌。二是社会宣传有声有势。制作安全生产举报和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小视频、海报、广播等文创产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在户外LED屏,公交、出租车载视频,小区宣传屏滚动播放。今年以来,市县各媒体平台刊播有关文创产品xxx余万条次,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融汇贯通,提升工作“创新性”

一是创新融合“两个平台”。积极探索xx“智慧应急”平台与安全隐患“随手拍”行动有效链接,从拍照上传、整改闭环到奖励反馈,一个手机就能全过程记录追踪,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显著提升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效。二是创新融入“清单制”管理。将报告奖励制度建设纳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体系,列入企业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和部门检查执法清单,督促企业全面建立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三是创新融入“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全国x个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将报告奖励制度作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一线员工发现隐患、报告隐患、消除隐患作用,有效提升风险防控实效。

四、坚持严督实导,提升制度“实效性”

一是强化统筹调度。市安办专班建立报告奖励工作定期调度通报机制,坚持“每周督促、每半月调度”,并以安全生产市长督办会为载体,强化每月通报排名和跟踪督办,推动形成严抓严管态势。二是强化巡查督查。在市安委会x个巡查组每月巡查检查基础上,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目标绩效办、市检察院等督导力量,对报告奖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有效推进。三是强化执法检查。结合“强安xxxx”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将隐患报告内容作为执法检查重要内容,对员工报告的风险隐患核查整治不力,导致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甚至诱发事故的,依法实行“一案双罚”,倒逼工作落实。四是强化考核问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过程管控+目标导向”相结合,将隐患报告奖励工作纳入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安全生产考评,纳入各级各部门政同责目标考核,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常态长效。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尤其是王峰副厅长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创新制度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服务企业安全发展作用,为维护全省安全稳定积极贡献xx力量。


 

 

xxxx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立足“大安全大应急大健康”工作格局,以强化全员安全责任落实为核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和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机制,切实增强隐患排查效能和全员安全意识。现将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提质、奖励增效、科技赋能”方面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聚焦思想“淬炼”,多措并举聚势能

公司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把牢员工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提升的“总开关”,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氛围。

一是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将原有的安全、环保、治安“三合一”部门进行拆分,单独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能更为专业、架构更趋合理。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框架下,设置工艺、消防、基建等x个专业安全委员会,牵头开展各专业领域安全工作,健全重要风险点、重要问题多部门研判和协调机制,解决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源头性和基础性问题,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安全管理格局。xxxx年x月,公司被确定为工贸行业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二是培育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专业人才梯队,引进高层次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专家,开展“隐患排查岗位练兵”“有限空间作业岗位练兵”“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导师带徒”等特色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安全生产经验和技术的良好传承。完善安全生产“学习地图”,打造车间级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安全文化长廊、微信微课等全媒体宣传矩阵,营造“隐患人人查,安全处处讲”的浓厚氛围。

三是用好专家精准服务。结合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重点确定主题,外聘专家开展安全审计、体系审核、消防评估等指导性检查,扫除安全管理死角,提升隐患排查质量。紧紧围绕白酒生产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背景下的安全管理新形势需求,加强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合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强化专业技术支撑,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做实做细。

二、聚焦行动“突围”,全员奖励增动能

公司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重要措施,抓住工作重点、难点,大力推进隐患报告奖励工作任务制度化、执行标准具体化。

一是制度规范有章法。公司从xxxx开始推行员工安全生产奖励工作,每年一次对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员工进行奖励,初步形成隐患有奖报告雏形。xxxx年,公司全面总结过往经验,形成《xxxx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隐患报告制度》,明确隐患判定标准、报告程序、考核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员工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同年年底,在《隐患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印发《xxxx股份有限公司全员隐患排查奖励试行办法》,正式从制度上明确对提供有效隐患线索的员工进行奖励。xxxx年,公司主要负责人通过委会、经理办公会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等专题会议对安全隐患有奖报告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持续优化隐患发现和奖励机制,细化隐患排查奖励标准,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两个大类x个等级,再按照隐患线索的价值性和专业性确定x级奖励金额;严格安全生产考核,对同一部门所辖区域出现两次及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安全隐患,视隐患严重性和整改难易程度,对辖区责任人、安全管理员进行处罚,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形成全员参与的良性循环。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牵头组织修订完善试行办法,印发《xxxx股份有限公司全员安全隐患排查奖惩管理办法》,优化隐患上报、评审、奖励工作程序。

二是资金提标有动力。在奖励范围上扩大覆盖,丰富公司内部应急处置技能比武、安全演讲比赛等有奖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年度“先进集体”“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表彰,对在“安康杯”、“青安智霸”、消防队比武竞赛等安全活动中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将安全生产奖励激励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有效助力公司连续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专职消防救援队多次荣获省、市各级比武竞赛第一,并于xxxx年被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先进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在奖励额度上全面提标,年度隐患排查奖励专项经费由xx年的xx万元提高到xx万元,今年再次提升到xx万元,单项隐患线索报告奖励最高额度由xxxx元提升至xxxx元,年度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奖励金额由xxxx元提升至xxxx元,以隐患排查有奖激励、安全工作挂钩绩效,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行动落地有成效。公司各部门通过专题工作例会、班前安全会、线上工作群等方式对《奖惩办法》进行宣贯,做到隐患有奖报告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结合分层分级教育培训,开发专项课程,根据岗位特点,编制含施工现场、特种设备、酒库区等x大类重点区域、xxx余项常见隐患的《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指导手册》,切实增强员工隐患排查的“硬本领”,擦亮发现问题的“利眼睛”。自开展全员隐患排查有奖报告工作以来,公司共收集员工报告隐患xxxx条,核准有效隐患xxxx条,发放奖金xx万元。xxxx年,xx名员工的个人专项奖励累计超xxxx元,占全年奖励总额的x%,其中个人一年专项奖励最高达xxxx元,员工发现隐患的意愿和治理隐患的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巩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聚焦创新“赶超”,科技运用提效能

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提出构建“数智xxxx”,以战略的眼光、系统的思维,在安全方面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格局。

一是“清单制+信息化”加速。公司依托xx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结合白酒行业特点和安全管理实际需求,开发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目标职责管理、隐患排查整治、教育培训等xx个标准化管理模块、xx项应用功能,将公司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清单应用到平台中。录入安全责任清单,匹配给各部门对照履职,明确各项职责的履职要求、执行频次、考核分值和考核标准,做到履责情况有迹可考;录入风险管控清单,结合区域隐患治理情况,建立动态分析模型,形成厂区“风险四色图”,做到风险管控直观可视;录入安全检查清单,为各类型安全检查和各层级、各岗位隐患排查匹配对应检查清单,形成标准化排查内容,做到隐患排查全员可治。通过清单制与各管理要素之间的不断深化融合,逐步实现管理工具数字化、管理制度系统化、管理流程标准化。

二是“随手拍”运用提质。员工通过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隐患随手拍”功能线上提报隐患线索,经属地部门安全员确认后自动进入隐患闭环整改流程,一般隐患的排查治理效率相比传统纸质提报方式提升xx%。每季度由公司专业安全委员会、工部、工会、人资等部门组成工作评审组,核准隐患项目、确定隐患等级、匹配奖励金额,形成奖惩方案经公司审批后,在员工当月绩效考核中予以兑现。目前,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均可通过平台随时掌握隐患治理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安全隐患随手拍、及时改、闭环管,进一步巩固常态排查、动态治理、奖励增效的良好氛围。

三是“二维码”应用增效。深化“xx安全码”,在二维码中内置NFC芯片,员工需要到相应点位用防爆手机近距离感应才能开展检查工作,系统会在检查清单中随机抽取两项要求拍照上传图片,确保巡查履职记录真实可追溯。同时,将岗位安全生产管理清单录入安全二维码,非本岗位员工和外来人员也可通过扫码获取岗位相关安全信息,做到岗位职责随时可查、风险管控随处可知。今年,公司将继续以科技赋能,增加二维码管理和督办功能,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通过扫码实时了解各区域隐患整治、特殊作业等安全管理情况,督查督办安全生产重点事项,建立覆盖公司各层级的多码融合。持续引进、运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实现重点区域人员定位、应急物资智能管理、现场风险动态监测、应急调度一体协同,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进一步向事前预防转型。

面向未来,xxxx将继续以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能力,围绕高水平安全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健全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安全提质、防火提效、救援提能、科技提速、基础提档、队伍提级“六项工程”,提升公司安全管理系统化、标准化、数智化的协同效能,发挥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打造白酒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杆企业”的价值追求!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做法

一、走群众路线,探索实施“无损工日”目标管理

xxxx年前,公司“创口贴事件”较多,我们采取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多种手段,但始终收效甚微。有人认为,两三千人的企业发生“创口贴事件”是难免的。但安全管理团队明白海因里希法则,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公司将“无损工日”作为安全管理的奋斗目标。如何有效遏制并降低损工日事件,成为安全管理团队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最初,我们向安全管理先进企业学习取经,可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无法有效落地。怎么办?自己的路只能自己摸索前行。经过长达半年多频繁进车间、入班组与不同人员访谈,然后进行集中商讨,答案慢慢清晰起来,那就是从细节着手,从生产现场的最小单元——班组入手,让全体员工成为遍布生产现场的“火眼金睛”,主动上报各类安全事件。因为员工对现场、设备、工艺、操作哪里有问题,哪里改进后会更安全最有发言权,他们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二、向预防转型,完善机制和保障,强化举一反三和整改提升

(一)固化形成机制,实施全员培训。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