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落实情况汇编(18篇)
2023-09-25 15:11:30 685

 

 

 

2.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4

3.关于XX2023年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情况10

4.关于XX2023年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情况12

5.区公安分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2

6.区国资管理中心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5

7.区教育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27

8.区人力社保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情况30

9.区司法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情况32

10.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35

11.2023年一季度教育工作落实情况39

12.2023年一季度全方位做好为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42

13.2023年一季度卫生健康工作落实情况44

14.2023年一季度医疗保障工作落实情况49

15.市民政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51

16.市司法局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情况54

17.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第一季度决策部署落实情况56

18.2023年第一季度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60


 

 

一、一季度投资情况

1-2月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建安投资5亿;一季度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建安投资7亿,包括恒大健康新城项目投资4.2亿、华侨城文旅项目2.6亿、棕榈时光宁波项目1.6亿、通源医院项目0.2亿、文体中心项目0.8亿、其他基础配套项目1.2亿。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个,沿海观光线鸿峙段景观提升工程,总投资0.25亿。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开工项目中有4个为涉海项目(天妃大道桥梁工程、公共船艇码头、海上浴场、福桥),原计划于二季度开工。现因已通过评审的海域论证报告、水文条件测量报告需重新编制,并新增天妃湖内马鲛鱼保护专题报告,涉及程序复杂、时间较长,导致项目前期进度难以把握,建议容缺相关手续先行开工建设。

2、恒大健康新城5-1、7号地块,因项目整合重组资金缺口巨大,多方寻求合作都因无法平衡未能实现,已售房的保交楼要改变思路予以解决。

3、宁波通源医院二期为开发边界弹性空间范围,无法启动土地征收;滨海文化公园(宁波海洋世界规划用地)已批的建设用地未纳入开发边界,会影响后续供地。

三、工作举措

1、全速推进续建项目建设进度,优化服务强化对接。加强与华侨城公司对接,督促度假酒店与文旅街区项目的建设进度;全力保障医疗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投资持续放量;深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潜力,优化文体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进程,科学缩短建设工期,确保今年呈现基本形象。

2、全面梳理新开工项目推进的难点,逐项破解影响开工建设的阻力。重点协调对接涉海项目的相关报批工作,确保天妃大道桥梁工程、公共船艇码头等项目尽快实现开工;开展国企兜底恒大5-1、7号地块开发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抓紧制定保建保交方案。

3、全力推进谋划项目落地,引入新的增长极。重点围绕宁波海洋世界项目落地做好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开工投建;聚焦度假区形象提升,谋划好度假区社区商业广场、道路、景观、水利、水电配套等项目,实现度假区形象能级提升。

 


 

 

一、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1-3月,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045.3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799.7亿元,同比增长12.6%;进口245.7亿元,同比下降11.1%。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列全省第4、5、4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全省第8、5、10位,出口增速前进2位。新批外资项目101个,合同利用外资21.62亿美元,同比上升25.3%;实际利用外资14.59亿美元,同比上升5.2%,总量列全省第3。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48%。引进总投资(含增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34个,列全省第1。新批境外投(增)资备案项目38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4.53亿美元,总量列全省第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061.1万美元,同比下降67.1%,总量居全省第7。

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东盟成为最大出口增量贡献市场。1-3月,东盟(121.9亿元,48.8%)、荷兰(44.6亿元,138.5%)和香港(39.5亿元,119.4%)对我市出口贡献最大,合计拉动我市出口增长12.3个百分点。而印度(35.6亿元,-26.1%)、美国(131.6亿元,-5.4%)拖累全市出口2.8个百分点。

1-3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80.5亿元,同比增长13.9%;对RCEP国家出口207.8亿元,同比增长27.4%。

2.新兴行业出口优于传统行业。1-3月,全市高新机电产品出口426.4亿元,同比增长15.1%,拉动我市出口增长7.9个百分点,主要是电子技术产品(39.3%)增长较快。受成本上升、美国“去中国化”战略、订单转移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行业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3月,我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36.4亿元,同比增长1.9%,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0.3%)、家具(-23.6%)均为负增长。

3.民营企业好于外资企业。1-3月,我市有出口实绩企业6447家。全市民营企业出口584.7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出口总值73.1%,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同期外资企业出口192.8亿元,同比下降2.6%,占全市出口总值24.1%,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

4.加工贸易增速趋缓。1-3月,我市一般贸易出口662.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市出口总值82.9%,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出口111.4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出口总值13.9%,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5.嘉善、平湖、桐乡出口增量贡献大。1-3月,嘉善、平湖、桐乡出口增量居我市前三位,拉动出口增长8.0个百分点,有5个区域出口增速高于全市:港区(62.7%)、平湖(34.6%)、嘉善(20.9%)、海盐(16.4%)、桐乡(15.5%);有4个区域出口增速低于全市:经开(-1.3%)、海宁(-0.6%)、南湖(7.5%)、秀洲(8.6%)。出口规模最大的三个区域合计占全市出口的49.6%。

(二)利用外资

1.实际利用外资情况。1-3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59亿美元,同比上升5.2%,利用外资规模全省排名第3位。

2.高技术产业占比情况。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48%。嘉善、港区占比均超过60%。

3.利用外资结构情况。1-3月,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5.8亿美元,列全省第1,同比增长22%,占比39.7%,高于全省平均15.4个百分点。服务业利用外资8.52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为58.4%。

4.重要外资来源地利用外资情况。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中,香港高居首位,实际利用外资10.25亿美元,同比上升16.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0.2%;占全市前五位的其余投资来源地分别为:新加坡、韩国、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来源于新加坡的实际利用外资为1.34亿美元,占比9.2%,同比下降33.4%;来源于韩国的实际利用外资为6135万美元,同比增长39.6%,占比4.2%;来源于日本的实际利用外资为5703万美元,同比下降28.6%,占比3.9%;来源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实际利用外资4495万美元,同比下降0.6%,占比3.1%。

(三)外经合作

1.投资形式呈现多元化。2023年一季度,全市新批境外投(增)资项目38个。其中新设境外企业(机构)23家,备案额3.37亿美元,占备案总额的74.35%;增资境外企业11家,备案额2275.46万美元,占比5.0%。跨国并购有所回暖,以并购形式设立的境外企业共4家,备案额9344.88万美元,占备案总额的20.6%;

2.投资领域特点明显。我市有色金属冶炼、纺织业、设备制造和进出口贸易等领域投资布局加快,此外还新增布局了物流仓储、服务业等领域。全市对外投资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项目数19个,备案额4.25亿美元,占比93.7%;批发和零售业项目数10个,备案额1022.87万美元,占比2.3%。

3.“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热度持续上升。1-3月,我市经备案(核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企业17家,同比增长30.8%;备案额为2.02亿美元。经备案(核准)在RCEP协议国家的境外企业19家,备案额为3.05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于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其中越南投资额1.75亿美元,占比38.7%。

(四)商贸流通

1.消费品市场稳步复苏。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8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1名。1-3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83.6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平均7.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3名。分地区来看,社零增速较快的主体有3个,依次为秀洲区(15.2%)、平湖市(12.9%)、海盐县(12.6%)。

分行业来看,1-3月汽车类限上零售额72.2亿元,同比增长10.2%,较1-2月大幅提升30.3个百分点,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5%;1-3月石油及制品类限上零售额29.4亿元,同比增长5.4%,较1-2月提升4.7个百分点,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0%。

2.限上批零住餐业快速回暖。1-3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1520.2亿元,同比增9.4%,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4.1%,较1-2月快速提升16.1%,实现由负转正;1-3月份我市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5%,较1-2月分别提升8.7和15个百分点。

3.居民消费势头向好。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显示,1-3月,全市重点监测40家零售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58.6亿元,同比增长1.4%;1-3月限上百货(超市)销售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4.4%。

(五)服务外包

1.服务外包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1-3月,嘉兴市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增长,实现合同签约额、执行额、离岸执行额三增长。全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26.0%;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4.5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新增注册14家企业。

2.知识流程外包(KPO)占主导地位。2023年1-3月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12.0亿人民币,占全市的82.9%,知识流程外包是我市服务外包领域的发展主体。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合同执行额占比有所增长,分别占总量的11.8%和5.3%。

3.重点市场增长迅速。2023年1-3月全市承接了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同比增加3个国家,其中美国与中国香港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之和为8694.1万美元,占离岸外包执行总额的44.3%,是我市承接服务外包的两个最大来源地。我市承接了50个来自“一带一路”成员国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3159.9万美元,同比增长35.9%。

 


 

 

2023年一季度,市信访局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市委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部署安排,推深做实“四加”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扎实推进重点信访工作,全市信访形势平稳有序,社会大局持续向好。

一是委政府推动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特别是2月26日,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隆重表彰2022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面部署2023年信访工作,安排全国“两会”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强力推动重点信访问题化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每天关注信访动态、每周听取专门汇报,调度督办重点信访事项,带头接访、下访、回访,带头批阅群众来信,确保“接访不走过场、写信真管用”。

二是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市县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基层三级平台建设有效;狠抓初信初访办理,今年以来,全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9.45%。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常态化落实“信访门诊”制度,有效减少矛盾积累、信访上行。全市信访部门及时受理率、信访事项按期答复率均并列全省第1。进京访居全省第5,下降22.2%,未发生进京集体访和重复访、异常访;赴省访居全省第6,上升18.3%,未发生赴省集体访和重复访、异常访。

三是重点事项化解有效。坚持专班推进、提级包保、逐案督导,强力推进进京访事项、省市领导公开接访件办理。省领导公开接访交办化解率95.3%。首批全省交办历史积案全部落实县处级干部包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化解期限,目前化解率居全省前列。

四是服务保障部署周密。先后召开市县两级信访工作会议、信访稳定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安全保障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坚持市政领导公开接访下访、“零报告”等制度,圆满实现服务保障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工作的目标。

 


 

 

一、工业经济发展工作

1.完成招商引资考核材料申报工作,2022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二。

2.新招引亿元企业一个:安徽睿奇思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注册、备案,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新投产项目2个,分别为安徽绿恒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天长市天翔浩瑞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3.持续做好规上企业产值、固投等数据统计上报及项目入库工作。

4.持续推进高企认定申报工作。目前第一批高企申报7家:联嘉、华磁、金华源、益本鑫、绿杨、康美达(复审)、肯达(复审)。仁隆和烁源会计账目未整理好,在第二批进行申报。

5.推进了周庄和汽配园的拆迁扫尾工作,目前汽配园范围内迁坟工作已完成。

6.2月18日,召开全镇工业经济表彰大会,会上对我镇工业企业有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涵盖财政贡献奖、强企奖、新增规模企业奖、规模突破奖、进出口贸易奖等类别,共涉及46家企业。

二、乡村振兴工作

1.全面完成马塘村、仓房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迎检工作。

2.完成2022年度村(社区)干部“清单+积分”考核工作,并在春训班上对优秀村(社区)进行荣誉表彰。

3.扎实做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工作,已开展防返贫致贫排查“回头看”工作,督促镇、村帮扶责任人做好监测户帮扶工作,顺利通过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

三、人大工作

1.召开了镇第十九届三次人代会,顺利完成选举任务,对2022年度十件民生实事进行满意度测评。

2.举办了XX镇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暨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及其启动仪式,票决产生2023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3.常态化开展了“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代表建议收集工作。

四、组织工作

1.2月17至18日,顺利召开了学习贯彻的二十大集中培训班。

2.完成“XX文旅会客厅”和井亭村史馆设计和文字定稿,完成马塘村建主题广场设计定稿。

3.2月18日下午,召开2022年度基层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3月上旬前,全镇所有组织全部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

4.谋划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一村一策”,申报黄桥村、草西村、XX社区集体经济扶持项目。

5.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完成行政编制科员及以下、事业编制(含退役军人)人员年终考核测评以及推优工作。

五、纪检工作

1.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完成村级巡察整改报告及台账的上报,并对巡察整改台账进行装订汇总。

2.2个司法线索已全部核查完毕,经市纪委审核把关后由镇委开会通过对其的处分决定。

3.巡察反馈9个问题线索已核查完成7个,并给予相关责任人处理。剩余2个问题线索正在初核中。

4.落实警示教育常态化,对镇村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1-3月,镇纪委开展警示教育学习6次,并下发了滁州市纪委监委编印的《“一改两为”典型案例汇编》警示教育读本。村(社区)纪委委员按照要求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及学习警示教育案例等形式进行学习。

5.元旦春节期间节假日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已完成,镇村干部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要求,夯实廉政清风。

六、宣传和文明实践工作

1.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完成2022年终意识形态考核材料报送;二是完成一季度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并开展一次集中研讨;三是开展的二十大学习宣讲13次,并按照上级要求征订书籍,并发放到各支部;四是新增110人进学习强国群,完成全市提出的50%参学率任务,以及一季度3篇上稿任务。

2.文明创建工作:一是完成2022年度文明创建考核材料统计上报;二是按照文明办任务交办单,完成1、2、3月份文明创建任务,积极开展史学习教育、节约型机关创建、先进模范宣讲学习报告会、非公企业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等系列活动,按时报送活动图片和小结。

3.文明实践工作:一是完成2022年度所站年终考评工作,继续保有天长市五星级文明实践所、四星级文明实践站(谕兴社区)、三星级文明实践站(XX社区)称号,并获得市级奖补资金3.5万元,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奖补1000元,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补1000元;我镇益民村获得天长市2022年度文明实践工作先进村,张茜(益民)和叶承集(芦柴)同志获得先进个人称号;二是召开了2023年XX镇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部署会,并将全年任务进行划分。

4.移风易俗工作:一是召开各村(社区)移风易俗会议,分解布置全年移风易俗重点工作;二是对村移风易俗专干上报的酒席申报表进行审核、整理,每月统计全镇酒席办理情况,整理并报至文明办;三是在益民、马塘、草西开展三场移风易俗专场宣传活动,并撰写宣传报道3篇,均被滁州日报采用。

5.外宣工作:2月份,滁州日报在我镇开展新闻摄影写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镇村年轻干部新闻写作水平并在会后积极投稿,其中1月份21篇、2月份33篇、3月份23篇,包含安徽日报1篇,滁州日报8篇,学习强国3篇,滁州市级以上网站7篇,天长市人民政府网站1篇,天长市政府微信公众号2篇,天长文明网4篇。

七、武装工作

1. 23年春季入伍新兵4人,全部为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持续跟踪入伍后思想状态,确保零退兵。

2.做好民兵整组工作,严格把关,确保民兵思想稳定,队伍纯洁,结构合理。

八、社会稳定工作

1.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做好春节、“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二是不断推深做实“1+5+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一季度共排查矛盾纠纷38件,化解38件,按期办理办结信访件12件。三是是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坚持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和重点人员“双签双报”。四是是有效化解了鲍岗村高庄组、林徐组征地补偿款分配矛盾。

2.平安建设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反电诈宣传工作;二是扎实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滚动摸排重点未成年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帮扶措施;三是做好滁州网格化平台信息录入及维护工作;四是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政府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送医治疗2人次。

九、公安工作

1.强化案件办理。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电子烟、电动车充电器),假冒伪劣香烟案件(黄金叶),电信诈骗案件(和刑警队到湖南、武汉),黄赌毒案件,盗抢骗案件(砸汽车玻璃、拉车门)。

2.加强治安巡逻工作,加强春节前和春节后的治安巡逻防范。

3.开展消防专项检查45人次,发现一般隐患16处,整改16处。

4 开展春节后开学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并加强对集镇秩序的整治。

十、司法工作

1.重点人员管理工作:一是社区矫正方面:开展审前调查评估1件,受理执行地变更1件,社区矫正对象24人,逐人见面核查24人次;二是安置帮教方面:安置帮教对象93人全部走访到位,没有失联人员;三是人民调解方面:做好“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排查矛盾纠纷91件,化解矛盾纠纷91件;组织人员参加天高仪接边地区联调会年度工作会议和天长市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

2.法制政府工作:一是开展“法润乡村社区”活动2场次,结合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场次;二是合法性审查方面:审查涉法事务类事项2件,形成审查卷宗2份;三是综合执法方面:组织6名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

十一、坚持抓好统战工作

1.2023年1月份配合市民宗局对三处宗教活动场所(XX教堂、谕兴教堂、司徒禅寺)负责人及少数民族困难人员进行节前走访慰问。

2.春节前后分别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场所安全检查,并安排人员进行值班。

3.3月份由宗教助理员、协理员统一对各村社区有无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邪教等现象进行排查,均零报告。

十二、道路交通建设工作

1.完成了2023年度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5.175公里的项目造价、招投标工作。

2.市公路中心现场核实了“建制村通双车道”的项目:黄桥村邓草路2.5公里,鲍岗村红马路2.5公里,芦柴村王张路2.6公里。

3.路长办工作积极开展,春运期间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引导群众安全出行,未发生交通事故。

十三、城乡建设工作

1.基本完成2022年第六、十二批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工作,第六批次已进场复垦。

2.完成2022年度3个自然村庄整治项目前期谋划及招标工作,并进场施工;完成马塘薛庄、鲍岗红山两个自然村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招标前期网上意向公开。

3.完成镇污水管网延伸扩面工程的设计及前期网上意向公开,推进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

十四、农业农村工作

1.高标准农田整治工作:已完成2022年度黄桥村、井亭村、马塘村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工作,其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已进入扫尾阶段。完成2023年度芦柴村、马塘村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工作。

2.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已完成黄桥村西庄水库泄洪道拓宽改造硬化工程项目;完成墩子水库二次除险加固大坝防浪墙、迎水坡生态护坡、坝顶路基平整等。

3.林长制工作:扎实做好林长制日常工作,协助市人社局、市金融局、XX镇中、小学开展3.12植树节活动;全镇林长和村级护林员每月巡林率均已达标。

4.动物防疫工作:防疫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春季畜禽抗体效价监测采样送检已定期报送。

5.秸秆禁烧工作:严格执行市政府禁火令,认真做好春节期间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推进草庙山林场防火宣传、林区防火巡查等工作。

十五、卫健工作

1.扎实做好春季防控常态化工作,重点做好重点人群上门健康监测服务工作,梳理排查可接种第四针加强针人员。

2.协助市卫健委做好XX镇卫生院新建项目工程图纸设计单位招标工作。

十六、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天然气管道扩面延伸工作

1.已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二三级管网项目工程验收。

2.组织镇财政所、三资办开展谕兴水厂财务审计工作。

3.天翔汽配园天然气管道已进入镇区内施工,完成园区内企业天然气入户登记工作。

十七、民政工作

1.继续推进敬老院改造项目。

2.仓房村养老服务站及助餐点的前期选址、规划、设计。

3.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摸排、登记工作。

4.完成“妇女之家”创建任务,并获得全市示范“妇女之家”称号。

5.暖民心工作:一是制作暖民心宣传横幅39条,在镇及各村(社区)出入口处、工业园区、农贸市场、各大路口等关键位置悬挂;二是印制十大暖民心宣传单页5000份,定做宣传展板11块,强化宣传;三是在全镇范围内编辑发送暖民心宣传满意度短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暖民心行动,努力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十八、安全生产工作

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推进仁隆、绿杨等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建设。

十九、抓好教体工作

1.1月份迎接滁州市教体局领导指导XX镇头墩村老年学校工作;

2.报送年度总结及工作计划、上半年老年学校课程表和教案;

3.参加教体局老有所学工作推进会,按照要求上报仓房、马塘两所老年学校示范点,布置跟进老年学校工作。

二十、抓好环保、旅游和社会保障工作。

1.环保工作:我镇认真落实生态环境分局关于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文件要求,对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应急减排巡查,对3家企业进行了应急减排措施指导。2022年度“散乱污”整治销号工作已全部完成销号,共排查企业35家。妥善处理节前各类生态环境信访问题12条,处理信访件未发生反弹现象。

2.旅游工作:对接市文旅投,完成草庙山污水管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社会保障工作:一是XX镇金宁北府项目农民工工资问题在春节前已全部解决;金牧源公司农民工工资纠纷问题在劳动保障所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目前已经进入司法诉讼程序;二是2023年农村小额保险、老龄险征收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进度目前已过半。

 


 

 

今年一季度,区公安分局全面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开年开跑、紧张快干,实现警情、案情的“六个同比下降”。其中,接报警务有效警情21792起、刑事类警情326起、治安类警情1200起、交通事故警情12685起,分别同比下降6.59%、19.51%、30.88%和3.62%。受理治安案件639起、传统盗窃发案662起,分别同比下降15.1%、19.3%,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