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日,我们聚焦公文抄袭问题召开这场专题研讨会,既是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文风整治的专项部署,也是一次自我审视、自我革新的深刻反思。刚才,各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剖析了公文抄袭的种种表现、潜在危害,并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的发言既有深度的思考,又饱含对工作的热忱,充分展现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预期目标。下面,结合大家的研讨发言,我着重强调以下三点意见。
公文作为单位履行职能、传达信息、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工作作风和治理效能。高质量的公文,是深入调研、精准分析和理性思考的结晶,是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支撑。然而,公文抄袭这一现象,看似只是简单的文字拼凑,实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集中体现,其危害不容小觑。
近期,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警醒的案例。有的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几乎与上一年如出一辙,只是简单更换了几个数据;有的单位在撰写调研报告时,直接复制粘贴其他地区的内容,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只字不提。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公文抄袭绝非小事,而是必须坚决整治的顽疾。
公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思想认识、制度机制、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