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传达贯彻全省“百万英才汇XX”工作部署和XX市新一轮“1+6”人才政策精神,系统总结今年以来我镇的人才工作,深刻剖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进行周密部署。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要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开创我镇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把XX镇建设成为XX市北部先进制造业强镇、城区片区高品质江滨新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今年以来,在镇D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D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紧密围绕全镇发展大局,积极作为、锐意进取,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逐步夯实,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标上级的要求、对标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标我镇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尽管省、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人才政策,但在我镇的传导和落地过程中,仍然存在“中梗阻”现象。部分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如何申报;部分人才感觉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申请流程较为繁琐,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政策红利未能完全转化为发展实效。
第二,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从结构上看,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相对匮乏;另一方面,与我镇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结构与我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与我镇打造先进制造业强镇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人才留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当前,“引才难、留才更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我们在给予人才住房、补贴等“硬激励”的同时,对于如何满足人才在职业发展、价值实现、文化融入、社交圈构建等方面的“软需求”,思考得还不够深入,办法还不够多。人才服务的精度、温度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距离打造一个真正让人才有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人才友好型”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人才工作的“齐抓共管”合力有待进一步凝聚。从工作机制上看,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协同联动不足,信息共享不畅,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人才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未能完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部分单位对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将其摆在突出位置,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工作的战略机遇前所未有。省委部署的“百万英才汇XX”行动计划,为我们广纳天下英才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委、市政府推出的新一轮“1+6”人才政策体系,为我们破解人才发展瓶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工具。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将上级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我镇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
“百万英才汇XX”行动计划的核心,是聚焦吸引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广大青年才俊来粤就业创业。我们要主动融入这一全省大战略,结合XX镇实际,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镇成为青年人才向往的“首选地”之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