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2025年工作总结
2025-11-08 10:00:02 678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然而,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D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D建领航定向,强化使命担当,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D的建设是D的根本性建设,决定D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局始终将其摆在首位,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理论上的清醒是上坚定的前提。我局制定并严格落实年度D组(D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让干部职工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辅导报告,为大家答疑解惑,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组织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确保D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信领域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二)夯实组织基础,打造坚强堡垒。基层D组织是D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局严格落实D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D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D小组会,按时上好D课,让D员干部在严肃的D内生活中接受教育和锻炼。认真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D员,让D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红脸出汗、排毒治病,不断增强基层D组织的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D员教育管理,通过开展主题D日活动、D员志愿服务等形式,激发D员干部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推进从严治D,营造清风正气。全面从严治D是D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局认真履行管D治D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聚焦核心任务,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向好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局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一)工业运行稳健,主要指标合理增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是做好工业经济工作的前提。我局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运行情况,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对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用电量等关键指标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X%,工业投资同比增长X%,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应对了各类风险冲击。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显著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X%,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实施重点技改项目X项,完成投资X亿元,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X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X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集群培育,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局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制定并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新增(或提升)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X个,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成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创新生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我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X家,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X家,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关键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局围绕重点产业链短板,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等机制,面向全国征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方案和团队,吸引了一批顶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在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电池、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经济发展。

(三)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局深入推进“工赋[本地名称]”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标杆工厂、典型场景X个,为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四、优化企业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优化企业服务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局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精准施策,纾困解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政策的有效落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局全面梳理并宣传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动“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包括退税减税、降费等)预计超过X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

(二)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力助力企业前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是工信部门的职责所在。我局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行动,局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实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在融资、用工、用地、用能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协调相关部门加以解决。举办多层次银企对接、产需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融资和市场拓展平台,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市场开拓难等问题。

(三)促进企业融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全方位的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五、统筹发展安全,筑牢风险底线,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水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