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紧密围绕10月闭幕的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工业立区、智造强区”为核心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推进稳增长、促转型、优服务、强D建各项工作,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25年主要工作成效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局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预计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约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达到6.1%,顺利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一)聚焦稳定增长,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始终将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巩固。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有效应对了部分头部企业因市场波动、订单不足带来的短期冲击。上半年,在复杂局面下实现了规上工业产值2%的增长,为全年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进入下半年,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企业信心逐步恢复,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1-9月,全区125家规模以上工业样本单位实现总产值约XX亿元,同比增长3.8%。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1.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表现亮眼,预计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达89%,远高于上半年84.7%的增速,显示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二是项目建设潜能加速释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XX光学投资的高端眼视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扩建项目、XX威投资的年产1.7万吨电子级专用材料项目等1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并形成有效投资。全年累计新入库工业项目35个,总投资额达到41.6亿元,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强劲动能。同时,强化对新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强力推进“小升规”工作,全年新增XX钢构、XX同盛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入规,进一步壮大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队伍。
(二)深化动能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坚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产业链招商成果丰硕。聚焦XX基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图谱,紧盯国内外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以链招商。以新材料产业链为例,通过搭建信息支撑和智力支撑平台,在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成功吸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落地。全年新材料产业链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XX亿元;已签约拟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XX亿元,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年成功申报省级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85个,总投资XX亿元,为产业发展争取了更多政策支持。
二是“亩均论英雄”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深化亩均效益评价2.0升级版专项行动,坚持“应评尽评、分类施策”原则,组织全区1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部分规下企业参与评价。通过引导企业精准核报用地、税收、产出等核心数据,倒逼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经初步测算,本年度参评企业亩均税收达到XX万元/亩,较上一年度增幅超过52%,资源配置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得到显著提升。评价结果被广泛应用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更加巩固。依托XX基金属新材料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XX铜业等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年度复核中,该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集群内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35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2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过40%,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迈上新台阶。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为拉动区域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三)突出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深入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重要论述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着力以智改数转、梯度培育催生新质生产力。特别是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局迅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会议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调整和优化工作着力点。
一是数字化转型赋能成效显著。秉持“一区一业一样板”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XX高新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规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提升工作实现100%覆盖,组织超过100家企业参加全省数字化转型深度测评。成功培育XX流体、XX电子等5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并推荐XX铜矿申报先进级智能工厂。通过推广“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应用场景,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系统性提升。
二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日臻完善。建立健全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动态更新企业培育库,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全年组织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完成年度复核,推荐XX光学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使我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新高。新认定XX电子、XX创意家等15户企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企业基础。
三是政策资金争取实现新突破。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导向,全年共协助18家企业的25个项目申报制造强省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申报总金额近XX万元,已争取到位资金超过XX万元,资金到位率和支持力度创历史新高。全面落实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普惠性政策,惠及企业超过100家,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此外,成功推荐XX流体申报省级新产品,指导XX电子等5户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XX光学技术带头人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争取了宝贵的荣誉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