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县企业服务中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精髓要义,全面贯彻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宿事速办”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为总抓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各项核心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预期,服务能级与企业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中心坚定不移地推深做实企业诉求“挂号制”,将其作为检验服务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整合线上平台与线下走访渠道,构建了“企呼政应、接诉即办”的全天候、全覆盖响应体系。截至目前,全年共受理并办结企业各类诉求158项,远超年初预计的120项。其中,线上平台接收并办结诉求108项,线下通过“访企入村”等活动收集并解决的诉求50项。所有诉求均实现“一诉一码”追踪管理,办结率达98%,企业回访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真正实现了从“回应一个诉求”到“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的转变。
中心将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具体行动,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和“即申即享”改革。年初,中心牵头梳理并印发了《2025年惠企政策汇编》,收录各领域颗粒化惠企政策58条,为企业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政策指引。通过优化“四网联通”平台,实现了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精准滴灌和直达快享。全年累计兑付各类惠企资金XX万元,惠及全县范围内重点企业45家次,资金兑付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80%。其中,上半年兑付资金XX万元,惠及3家企业,同比增长611%。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振了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中心深刻认识到,服务队伍的作风和能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年内,中心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业务能力提升紧密结合,锻造了一支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服务铁军。特别是在全县开展的“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中心承担了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统筹安排全县37名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81家重点规上企业及所在村镇,深入一线听取意见、解决难题,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持续完善“5+1+N”项目推进机制,选派60名业务骨干作为企业服务专员,为全县160个重点在建项目提供“一对一”全过程“代跑”服务。截至10月,全县纳入市级重点项目管理系统的产业类项目开工率达到99.15%,同比提升3.91个百分点,按时开工率保持100%,项目入统率和入规率稳步提升,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心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4项重点任务,逐一分解、压实责任、全力推进,所有任务均高质量完成。
为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中心一方面持续更新《惠企政策汇编》,并利用“蒲公英特训营”等平台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主动筛选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企业名单,并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简化兑付流程。全年的资金兑付实践表明,“免申即享”模式已成为我县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引擎,尤其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成效卓著。
中心起草并推动实施了《XX县企业服务专员服务三化改革方案》,以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专员在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全生命周期中的职责边界和服务标准。通过为160个重点项目配备专员,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能评、环评等堵点问题。特别是下半年,在学习贯彻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指引下,中心更加注重发挥服务专员在链接要素市场、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方面的作用,成功协调解决了多个新能源项目的大容量用电需求,保障了项目按期投产。
中心深刻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强调的“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将“挂号制”作为践行宗旨、服务企业的核心抓手。在实践中,构建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回访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如部分行业面临的物流成本偏高问题,中心不满足于个案解决,而是牵头组织交通、商务、发改等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制定系统性降本增g措施,真正做到了“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为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中心持续擦亮“宿事速办”营商环境品牌,牵头或参与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亲清”系列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政企互动活动16场,远超年初12场的计划,累计邀请250余家次企业参与,覆盖企业家、高管等1800余人次。活动内容丰富,既有围绕电子元器件、芯屏融合等主导产业举办的“宜企畅聊”产需对接会,也有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的“蒲公英特训营”,还有跨区域的“XX区·XX县汽车零部件产业产需对接”、“港产联动暨建材行业供需对接”等“企业连连看”活动,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与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