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
2025-10-29 09:50:02 678

 

 

一直以来青藏高原以其海拔、地理、气候对人体的伤害而引起世人和学者的长期关注,在此基础上有了高原医学的概念研究与成果,然其对某些特殊病种、健康人群的机能改善和健康促进作用却鲜为人知。20XX年省政协D组高度关注、认真思考青海高质量发展及高原资源、能源禀赋和高原医学研究有历史基础、有基本队伍、有诸多成果的现状,基于吴天一院士高原康养医学理念,就“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开展了不同层面的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概况汇报如下:

一、高原医学与高原康养医学的关系

(一)传统医学认为高原缺氧对人体多器官将产生不良影响,在一代又一代高原医学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下,我省高原医学研究与应用为实施国家战略做出过突出贡献,创造了在高原缺氧环境下青藏铁路建设者零死亡的记录,诞生了吴天一院士,在第六次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上制定了慢性高原病“青海标准”。我省的高原医学研究与发展也得到的充分肯定,并要求“青海有一大批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研究已有很好基础,要加快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加强肺心病、包虫病等预防治疗,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要立足高原特有的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生物医药、高原康养等新兴产业”。高原康养医学是基于高原医学派生出的一门新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国际高山医学学会顾问、世界著名的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国家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七一勋章”“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获得者吴天一提出,正确地应称为“高原健康养护学”,其核心是引高为健、变害为利、因地为宝、养护结合。

(二)吴天一院士认为,通过间歇性低氧“习服一适应”过程,可以激活机体潜能、提高心肺血液功能、增强机体氧利用能力、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在海拔2000米至2800米植被丰富的地方,最有利于机体的改善和人体的健康,最有利于激发人体的生理机能而又不至于造成低氧损伤。目前,高原医学事业发展从国家到省上高度重视,已成蓬勃发展之势,而高原对人体的正向健康作用还未引起广泛重视。高原对人体健康正向影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吸入空气量与增加肌体活性的关系;二是低气压与肺气管的关系;三是高原血红蛋白增加与人体免疫力提高的关系。我省要主动发挥高原医学研究优势,加大高原医学对人体健康三方面关联性研究,以现有学术团队优势组团、高原康养理论+高原康养服务+高原康养产品,在全国形成“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梯队,以科技研发支撑高原康养产业,培育造就高原新产业”新格局。“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这一理论具有突破性,是人类对高原医学的新发现,它拓展了高原医学的服务空间,而把特殊地域环境对人体正向作用展示在世人面前,被世界医学界所接受并重视吴天一院士这一科学理论,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一项新的支持途径,是青海践行“三个最大”要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的认识与现状

(一)高原医学一体两翼,合体为高原医学。一翼为针对高原病人群的高原病理、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另一翼为面向健康人群,利用高原地理、气候、缺氧环境,利用吸入空气量与增加肌体活性的关系、低气压与肺气管的关系,而形成的由人体医学健康理论+产业+产品,使高原医学研究理论向健康转化的实践。如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马俊仁教练曾带领王军霞等运动员进行大体能、耐力训练,就是针对健康人群、体育人群的)。“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依托青藏高原独居全世界的资源禀赋,立足于吴天一院士、格日力教授和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拓宽高原医学研究领域,成为青海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的青海名片、乡村振兴的靓点、文旅融合的高原看点、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青海特点,体现青海独特优势,区域规划成为行业结合亮点,服务于健康青海的内涵,其与相对于服务高原病人群的医学研究而言,既拓展了理论研究范围,又拓展了理论的实践与服务范围,应当引起重视,发扬光大。据了解,西藏及四川华西都在加大高原医学科研力度,如果用不好青海独特优势、高原研究基础以及高原研究领军人物和带头人,青海五六十年高原医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将无法惠及青海乃至全国全世界,高原医学的牌子就有可能花落别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