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调研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国有林场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此次调研是对我场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根据调研安排,现将XX林场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与现实需求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XX国有林场是XX市政府直属的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国土绿化、生态安全维护等重要职责。
近年来,林场在坚守生态主责主业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积极服务区域生态建设,但种苗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林场依托自身技术力量,每年培育一定数量的绿化苗木,为XX市及周边县区的国土绿化、廊道建设、乡村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提供种苗支持。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场尚未建成体系化、规模化的省级或国家级保障性苗圃和林木良种基地。现有苗圃规模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满足大规模、高标准生态工程对优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苗木的战略性需求。在全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块短板显得尤为突出。
二是探索发展林下经济,但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围绕“不砍树也致富”的理念,林场因地制宜,引导职工和周边群众适度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加职工收入、带动地方就业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散、小、弱”的特点,缺乏统一规划和品牌化运作,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能够支撑林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三是成功培育特色品牌,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林场最大的亮点和成功实践,是通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定向培育,成功选育出“XX1号无絮杨”这一优良树种。该品种具有速生、抗病、材质优良且春季不飞絮的显著优点,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城乡绿化的杨絮污染问题,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推广、订单育苗等方式,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功打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域品牌,提升了XX林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走科技兴林、品牌强林的道路,是平原林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标现代化林场建设要求,结合我场实际,我们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数字赋能、开放共享”为核心的“1+3”现代化建设总体思路。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