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联合会2025年度工作总结
2025-10-25 12:20:03 679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XX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市残联的有力指导下,XX县残疾人联合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全面贯彻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思想灯塔与行动纲领,并以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建设、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立足残疾人事业发展新阶段,县残联聚焦主责主业,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在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

县残联D组深刻认识到,残疾人事业是D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为此,全年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清醒保证坚定,以作风过硬保障服务效能。

(一)聚焦引领,提升理论素养与战略站位。2025年,县残联将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干部队伍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的核心抓手。一是深入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过D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会、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读,深刻领会其中关于“人民至上”“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残疾人事业是推动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环,做好残疾人工作,就是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最生动的践行。这种思想自觉,直接体现在了为重度残疾人提供“零距离”上门评残服务、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遗余力等具体工作中,确保了D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残联落地生根。二是迅速传达学习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2025年10月全会闭幕后,县残联第一时间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全会公报和相关决议文件。大家深刻认识到,全会着眼于“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县残联以此为契机,结合XX县实际,开始前瞻性地思考和谋划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如何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全会核心要义,融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确保残联工作始终与D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强化作风建设,优化服务残疾人的效能与温度。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5年全D范围内开展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县残联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场深刻的作风革命。年初,在配合省委对XX县的巡视工作中,县残联正视巡视组指出的在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不回避、不遮掩,深刻反省并立行立改。通过这次“体检”,县残联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受到了极大触动。在后续的学习教育中,D组带头查摆问题,对照八项规定精神及其细则,深入检视在服务群众、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学习教育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工作实践中:2025年度全县8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原计划按部就班推进,但在学习教育的推动下,县残联优化流程、多点施工、严控质量,仅用4个月时间便在4月底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完成率100%,不仅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肯定,更让残疾人群众提前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助残一日捐”活动募集的每一分钱、重度残疾人上门评残的每一次出动,都严格遵守规定,力求高效、透明、务实,让残疾人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残疾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在强大思想武器的指引下,县残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求实效上,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精准施策发力,高标准完成年度民生实事。2025年,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调整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托养服务两项。县残联将其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挂图作战,全力推进。一是超额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年度目标任务为78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不少于7个月的机构康复训练。县残联积极协调各定点康复机构,从1月份起便启动康复训练,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截至6月底,已有93名儿童在训,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的64%。进入下半年,县残联持续跟踪问效,动态掌握儿童康复进展,协调解决机构和家庭遇到的困难。至10月底,全年累计为112名残疾儿童提供了系统性康复训练服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43.6%,服务覆盖率和康复效果均达到近年新高,为这些孩子的未来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高质量完成残疾人托养服务。年度目标任务为9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上半年,已完成55人,完成率58%。下半年,县残联一方面加快进度,另一方面严把服务质量关,通过定期巡查、电话回访、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确保托养机构服务规范、安全到位。至10月,95名残疾人的托养服务任务全面完成,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100%,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照护压力。

(二)健全康复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县残联坚持“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断拓展康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精准高效。全年通过康复站登记和线上平台申请,共受理各类辅助器具需求近170人次,成功为165名残疾人适配了轮椅、助行器、假肢、助听器等辅具超过150件,有效补偿了残疾人的身体功能,提升了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二是重点康复项目深入推进。持续联合XX眼科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各乡镇。全年累计开展白内障、脑卒中等疾病筛查活动10余次,覆盖群众650余人,成功为72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部分重度、失能残疾人行动不便、办证困难的痛点,县残联将“上门评残”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全年联合县人民医院组织评残服务队下乡32次,为超过220名重度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了上门评定服务。这一举措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是学习贯彻“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拓宽教育就业渠道,多并举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县残联坚持将促进残疾人教育和就业作为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一是实现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继2024年秋季学期资助188名学生15.3万元后,2025年继续对全县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资助,确保不让一个残疾人家庭的孩子因贫失学。全年累计资助学生近400人次,发放助学金超过30万元,资助率和政策享受率均达到100%。二是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上半年组织残疾人参加XX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下半年则主动作为,联合县内多家爱心企业举办了“残疾人就业专场对接会”。同时,于8月份在XX镇成功举办了年度“阳光培训”班,为50余名有创业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全年通过多种渠道,成功帮助3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或稳定就业,有效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

(四)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县残联积极履行政府保障职责,与其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起一张坚实的残疾人民生保障网。一是全面落实各项社保补贴政策。全年为全县4062名符合条件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并首次实现了为年龄段内符合条件的同类人群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两险”代缴全覆盖。同时,积极协助民政部门精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政策享受率达100%。二是加大临时救助与走访慰问力度。在春节、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了超过1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近8万元。此外,还加大了对因病、因灾等突发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的临时救助力度,全年实施临时救助25例,发放救助金6万余元,切实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三是汇聚社会力量营造扶残助残浓厚氛围。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期间,县残联联合社会各界成功举办了“助残一日捐”活动,得到全县各单位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截至年底,共募集爱心善款4.2万元。所有款项均已通过规范程序,用于救助突发困难残疾人家庭和开展助残公益活动,让困难残疾人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