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经济区财政金融局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材料:凝聚文明力量+谱写财金新篇
2025-10-25 10:40:02 678

 

 

近年来,XX经济区财政金融局坚持以“为国理财、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文明和谐、争创一流”为标尺,以文明创建作为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文明和谐机关、促进财政金融工作的有力抓手。精神文明,一以贯之;抓D建、尚清廉,练内功,构和谐,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金融工作的双丰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获评20XX年与20XX年区级文明单位、2XX年市级文明单位;以其精神文明与财政金融两手齐抓的成效,为XX经济区荣获20XX年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D建“坚基石”

坚持“D建带创建、创建促D建”的原则,把责任摆在首位,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来抓。

一是D建与创建融合,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三会一课”、主题D日、周四夜学、专题研讨会等为抓手,创新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财政大讲堂”“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全民阅读等特色学习活动,学理论与业务技能,品经典文章,在干部职工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思想认识更加统一。

二是文明创建与主题教育融合,弘扬爱国爱D主旋律。深入推进D史学习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弘扬D的伟大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深刻感受新时代D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滋养爱D爱国情怀。

三是文明创建与D风廉政建设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以创建清廉机关为目标,严格按照权力运行规范透明、风险防控措施有力、勤俭节约氛围浓厚的要求,强化监督检查,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把廉政教育与文明创建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创廉主题D课、红色基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筑牢干部职工的思想防线,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四是文明创建与组织建设融合,提升为民服务的履职能力。全面强化组织观念,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D员先锋模范作用,使D的建设成为文明创建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让D员干部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在为民服务履职实践中锤炼D性修养,加强忠诚。三年疫情期间,区财政金融局D员干部组建了一支抗疫先锋志愿服务队,从抗疫资金划拨、物资接收、采购到调配各个环节,从社区到村组运送隔离病人的除险克难路上,从联防联控的车站路口到复工复产的工厂,处处都有他们奋斗的身影。

二、聚焦主责主业,拓展文明“新内涵”

坚决当好政府财政的管家,让“钱袋子”里每一分钱花得透明,花在为民办实事的刀刃上。区财政金融局始终坚持文明履职、文明服务、文明管理的理念,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本职工作中,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财政和金融风险,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财政保障。

一是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面对经济性减收、政策性减收、疫情性减收“三叠加”的困难挑战,积极研判经济形势,统筹谋划发展思路,深入挖掘聚财潜能,发展有税经济,壮大骨干税源,涵养后续财源,建立部门区乡镇协税机制,科学把握组织收入的节奏和力度。建区以来的2020年至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保持正增长,年均增速为48.57%以上,税收质量维持在69.58%以上,增速一直保持在鄂州市前两名。

二是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切实兜牢兜实“三保”责任,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顺序安排支出,按时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补贴,按时足额拨付各项惠民补贴,获得服务对象一致好评。严格预算执行,严把支出关,对每一笔支出都精打细算,讲求绩效,预算执行准确率和资金绩效逐年提高。连续三年压减三公经费和非刚性项目预算1.53亿元,不折不扣地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举措,腾出资金用于支持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积极与上级沟通对接,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扶持,近三年来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4.6亿元,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其中,鄂州花湖机场配套项目投资XX亿元,为花湖机场运行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三是服务经济金融发展主动有为。落实落细税费支持政策,加大奖补资金拨付力度;近三年来拨付企业奖补资金XX万元,赋能经营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持续加大涉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近三年来累计发放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XX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XX万元,发放稻谷补贴资金XX万元,一次性种粮补贴资金XX万元;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政策,拨付两项贴息资金XX万元。推动惠企政策专项资金“免申即享”、财政大数据监测系统建设等项目,最大限度压缩财政资金补贴流程,确保惠企政策专项资金尽快兑现到企业。深入挖掘金融要素支撑潜力,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深度融合,引导产业基金投资,开展“金融助企纾困”系列活动,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坚持“治已病、防未病”,政策实施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两年来,共指导或直接实施投(融)资审计项目36个,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XX万元,督促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组织对32个涉及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等项目开展审计,提出针对性审计意见建议67条,督促整改或纠偏问题102个。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