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民生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梳理今年以来民生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民生工作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民生福祉达到了新的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前提。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经济转型升级对民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就业市场也呈现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传统岗位的需求在减少;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如何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如何帮助劳动者实现技能转型,如何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
第二,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带来的新期盼。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群众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大家不仅要求有学上、有病看、有房住,更期盼上好学、看好病、住好房。对于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医疗的便捷与水平、养老的舒适与尊严、生态环境的优美与宜居,都有了更高层次的期待。这种需求的升级,倒逼我们的公共服务必须提质增效。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带来的新挑战。当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存在,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那种依靠大规模投入来推动民生改善的模式难以为继。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办好更多、更实的民生事业,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生建设,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能力。
第四,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结构复杂化演变带来的新风险。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多样化,都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网络舆论等领域的风险点增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民生工作不可逾越的红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