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与干部管理中,风险预警是前置防线,建立四级预警机制能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控,为干部队伍建设和跨部门协同提供科学抓手,我认为,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筑牢管理防线。四级预警机制按风险程度分层设阈值,可精准识别干部思想、工作、作风上的潜在问题。从苗头性问题到严重隐患,不同级别对应差异化干预,如一级预警谈话提醒、二级预警督促整改,避免小问题变大错。
第二,凝聚协同合力。比如公安发现干部涉法线索可直接触发对应预警,纪检同步核查,避免信息滞后或推诿,提升风险处置效率。
第三,推动闭环落实。比如启动三级预警后,责任单位需按时交整改方案,联合工作组评估成效,未达标则升级预警,倒逼责任压实,确保工作全程可控可查。
第四,提升预判能力。不同级别预警的触发频率、涉及领域等数据,可反哺决策,帮助管理者掌握干部队伍和工作薄弱环节。如某领域多次触发二级预警,可针对性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从源头减风险,实现“主动预判”。
此次巡查是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破解企业发展堵点的关键举措,能推动各单位高效履职,所以意义重大。具体来说我会这么组织:
第一,了解情况。提前梳理近年企业投诉、政务服务评价数据,明确行政审批效率低、监管执法不规范等重点巡查方向;收集各市直单位、区县营商环境工作台账,做到巡查靶向清晰。
第二,做好准备。组建由政务、法律、企业代表组成的巡查专班,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巡查流程培训;制定 20天详细日程表,按区域、单位划分巡查小组,明确各组暗访、调研、座谈任务分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