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作出了部署,凸显了现代服务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近期,XX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重点对港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文旅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形成了调研报告。
自XX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以来,我市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仅一智造、香江科技、诺得物流、惠龙易通、港务集团等一批经营模式新、发展势头好的代表性企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XX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与江苏省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带动贡献明显不足。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9.2%,对GDP增长贡献率40.9%,低于省均4.3、6.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不仅与南京(65.3%)、苏州(54.9%)、无锡(52.6%)、常州(49.8%)等苏南城市存在差距,且低于同为二类地区的徐州(54.4%)、扬州(50.5%)、泰州(49.5%)。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市制造业继续走规模扩张、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的发展道路已不太现实。随着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未来制造业发展只有实现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坚持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从国际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超过X万美元后,
我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发展活力足,加之XX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十字水道”,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丰厚,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但当前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XX“江河交汇”、“连接南北”,是国家级水路、公路、铁路交通枢纽,且拥有75.1公里的深水岸线,航道水深在-12.5米以上,是全国43个主枢纽港、25个主要沿海港口之一,更是开普船溯江而上的最后一站,具有极大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极佳的长江岸线资源。但是,当前我市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港口物流业发展不够充分,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入库税收XX亿元,同比下降9.7%,仅占服务业税收的3.4%,与其拥有的大量优质资源极不匹配。
我市制造业虽有“四群八链”,但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未能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还远未形成价值链,致使产业附加值偏低、竞争力偏弱。
一方面,占比较重的化工、冶金、造纸、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亟待通过与软件信息、检验检测、节能减排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嫁接,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发展势头较好、但规模体量偏小的新型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性能材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加持,快速成长壮大,并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工业设计方面,政府和企业认识不够到位、推进力度不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缺乏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
科技服务方面,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研发机构还不多,不少科技服务机构在实验室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市场培训、产业风投等功能之间游移,核心功能不够明确,与我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结合还不紧密,且存在重复建设、功能重合等问题,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软件信息方面,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方面技术力量薄弱,多数软件企业缺少自主技术为核心的标准化、通用型软件产品,高端产品和研发能力不足;针对全市中小企业需求的小型、快速、轻量、精准化的“智改数转”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多,对龙头骨干企业核心业务“综合集成”的产品服务成本偏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