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需用好用活“三个区分开来”政策,以精准审慎的执纪执法,激发全市干部“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磅礴力量。
在精准区分上下实功,结合市委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与重点项目推进实际,科学界定“为公”与“为私”、“无禁”与“明禁”、“无意”与“故意”、“集体决策”与“个人专断”的界限;对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却因不可预知因素出现失误的干部,坚决容错免责,助其消除顾虑、甩开膀子“争第一”。
在澄清正名上出实招,加大诬告陷害查处力度,对工作中敢坚持原则、动真碰硬却遭不实举报的干部,及时通过书面、会议等方式澄清正名,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信号,保护干事锐气与积极性,不让流汗者流泪、担责者受责。
在回访教育上求实效,主动做好受处理处分干部的跟踪回访,全面掌握其思想动态与工作表现;对影响期已满、表现优秀的干部,及时向组织推荐,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更佳状态重返“创一流”赛道。
市委x届x次全会为xx服务支点建设锚定清晰方向,作为经信部门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今后将紧扣全市发展目标定位,始终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奋进状态,推动市委各项部署落地落细、见行见效。
聚焦产业能级提升下实功。结合xx产业基础,深入研判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趋势,细化针对性培育举措,持续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加快“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巩固“中国商用车之都”核心地位,同步助力高端装备、智能农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同时抓实产业链强链补链,以优质项目扩大产业增量,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能级迈进。
聚焦企业能级提升求实效。精准实施“千百上专”企业梯队培育,重点服务龙头企业突破产品技术创新瓶颈、扩大市场规模,助力其提档升级;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完善中小企业梯度成长机制、打通成长通道,有序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转型,培育优质企业矩阵,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后我将持续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坚持务实工作导向,以精准精细的作风抓实抓细各项任务,为xx服务支点建设、实现既定发展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作为审计干部,要深刻领会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将审计工作融入xx服务支点建设大局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聚焦主责主业上展现新作为。立足经济监督核心定位,深化财政审计,推动财政资源统筹整合与高效利用;做实前置审计监督,精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突出民生重点领域与项目资金审计,筑牢民生保障底板;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权力运行;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服务“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在提升监督效能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市委全会明确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明年审计项目计划及审计“十五五”发展规划;优化审计组织方式,统筹调配人力资源,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提升审计监督的精准度与穿透力。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整改”并重,加强审计情况综合分析,提炼有价值的审计专报信息,服务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助力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强化能力作风上树立新形象。持续加强学习提升与实践历练,立足岗位职责,始终保持比拼赶超、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精气神;大力弘扬审计职业精神,严格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以过硬作风助力支点建设。
市委x届x次全会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这既是击鼓催征的动员令,更是加压奋进的冲锋号。我们将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谱写支点建设的卫健新篇。
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将大健康产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向标准化、融合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延伸提供“生育托育、中药养生、旅居健身康养、居家康复、机构养老、安宁疗护”等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医疗健康服务,持续提升健康产业附加值。
以系统思维推动要素优化配置。均衡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市级精、县级强、基层实”的健康促进体系。市级重点建设数智赋能的健康管理新体系、“三库一机制”的健康科普新矩阵与“科普基地+健康城镇”教育新模式;县级着力建设“七统一”的县域医(健)共体,将“防—筛—管—治—康”服务延伸至乡村(社区),通过健康知识“六进”活动,持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以共赢思维推动改革换挡提速。深化“三医协同”“四轮驱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京堰高层次医疗人才对口协作,计划三年内为基层培训各类医学专业人才xxxx人。做强市太和医院自主研发的“xx”医疗大模型,做优“xx”品牌与中医智慧诊断服务,做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双十条”措施,做亮“x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区域健康辐射力。
作为数据系统干部,我将锚定全会“四个提升”行动要求,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精气神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为服务全省支点建设注入数字动能。
以实战淬炼“创一流”能力。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以“数字讲堂”夯实基础,以城市运行专班等“实战课堂”为载体,推动干部在人工智能开发等攻坚项目中锤炼过硬本领。加快政务知识库迭代升级,推进全省首个政务智能体及“堰小慧”数字人场景应用落地,通过“红榜激励、黑榜警示”机制,锻造“懂数据、会服务、善攻坚”的尖兵队伍,让“创一流”成为干部能力标配。
以过硬作风彰显“争第一”担当。以D员干部“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实践活动为抓手,较真碰硬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深化“办不成事”问题反馈机制,推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跨域通办”全覆盖,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提升,让“争第一”成为工作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