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分享团青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我深感荣幸。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团青工作的心得。
聚焦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先进经验
x热电目前共有团员30人,占总人数23%;35岁以下青年67人,占总人数51%。生产一线团员青年占比超80%。他们不仅是安全生产“三大体系”的中坚力量,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那么,x热电是如何激发这支青年队伍的潜能,助力他们成长成才的呢?
一是思想铸魂,锻造过硬青年队伍。依托“D建带团建”机制,加强青年思想引领。同时实施“双培工程”:将青年员工培养为青年先锋,将青年D员淬炼为技术尖兵。近两年完成团员推优入D5人。
二是实战练兵,搭建青年建功平台。在重点工作或机组等级检修等事项中,聚焦“能源保供+安全生产”核心任务,组建“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优势。组织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劳动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干,近年来在省级仿真机竞赛、“振兴杯”等赛事中屡创佳绩。
三是担当作为,切实为x居民办实事。充分发挥x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共建、社区联动新模式,开展x地区青年交流和x青年植树、安全用电进校园等志愿活动,展现央企青年担当,近年来获得x市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擦亮“映山红”志愿服务品牌。
立足x热电实际为青年工作建一言
一是立足区位特点,强化青年使命担当。紧紧抓住“x”的区位优势,在青年的思想引领等方面深深植入“x”元素。如组织青年员工沿着考察x的足迹,参观“xx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展”,进一步强化青年员工对使命担当和x保供的认识。
二是创新班组管理模式,形成与一线青年成长的互动作用。根据青年成长的特点和思想情况,结合集团班组安全建设标准,持续提升班组驱动力。比如围绕示范班组创建标准,打造特色班组管理方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近年来获得了集团公司安全建设示范班组、集团青安岗、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充分彰显班组建设与青年成长的相互作用。
三是根据青年特点,激活青年“活”性。青年是思想很活跃、想法很多的群体,开展青年工作除了要做好思想引领,也需要时刻回应青年需要,及时听取青年的建议和真实想法,发动其他团干日常收集团员的合理需求。2024年开展的活动参与率上升65%,初步让青年从“宅”走出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各项工作的主动性,逐步实现青年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青年发展献一策
团员青年有活力、有创新力、有执行力,是x公司经营发展的骨干力量。但在激发他们的“三力”方面,可能欠缺一些有针对性的机制,我认为,x公司可以进一步完善青年员工创新激励机制,重点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可扩大“五小”创新活动覆盖面,设立专项奖金,对节能降耗、工艺改进等生产一线创新成果实施“即时申报、快速评审、及时奖励”机制;另一方面配套建立创新积分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挂钩的长效机制,让青年人才的“金点子”能落地、“好苗子”有舞台,真正将创新活力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x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沿阵地,以xx深度合作区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强化青年思想引领,进一步展示国家电投青年员工的精神面貌,在能源保供、安全生产、创新创效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大家好!回望入职以来的成长历程,我想用三个词来总结:勤学、担当、创新。作为一名生产一线员工和基层团干部,我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在勤学苦练中成长
作为一名“风电新人”,我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两年多来,我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先后参与了运行规程编写、制度修编、操作票编写等工作,完成20余份办公报表公式优化等基础工作。生产一线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成长没有捷径,必须脚踏实地,无论是风机巡检、故障排查,还是团青活动的策划组织,都要坚持“多学、多问、多做”,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在实干中锤炼本领。
在急难险重中担当
考验往往来得很突然。去年超强台风“摩羯”来袭时,我在休息时间主动前往一线加入防台防汛突击队。最终,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全场214台风机安全度过超强台风,打赢了这场大仗、硬仗。台风过后,D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第一时间集合起来,分工合作,开展清理、排查和定损工作。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担当不仅要体现在日常,更要彰显在关键时刻。青年人要主动请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青春担当。
服务青年,在担当中历练
团干部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我们始终牢记“服务青年”的使命,主动了解青年所需,用心为青年办实事,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身价值。公司通过采用“迎新飞盘”“软式曲棍球”“技能分享会”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体活动,举办座谈会,积极倾听广大团员青年的需求,既缓解了大家的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在挑战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