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基层社会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奋力开创我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刚才,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几位同志分别就分管领域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各开发区和镇、街道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经验、探讨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今年是区委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近九个月来,全区社会工作系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实现了平稳起步、扎实推进,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新生部门,社会工作还处在探索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对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对照先进地区的经验,我区的社会工作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第一,管理体制的“顺”字文章做得还不够。社会工作职能涉及面广、关联部门多,当前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的现象。比如,区委社会工作部与民政、人社、群团等部门在社会组织管理、志愿者服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有时存在“多头管理”或“管理真空”并存的情况。镇街层面社会工作力量的统筹使用、指挥调度效率还不够高,条块之间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合力有待加强。
第二,统筹机制的“全”字功夫下得还不足。社会工作的本质是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会功能。目前,我们在撬动社会力量、链接市场资源、引导公众参与方面的统筹能力还比较薄弱。政府投入仍然是主要渠道,社会组织的造血功能普遍不强,慈善资源、企业赞助等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还不够通畅。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碎片化现象,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供需对接和项目优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品牌工作的“亮”字招牌树得还不多。从全区来看,社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均衡,面上工作多,亮点特色少;常规工作多,创新品牌少。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开会、发文、搞活动”的传统模式上,缺乏深度和专业性。能够真正“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服务项目和理论成果还比较匮乏。这种“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制约了我区社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