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政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和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政法工作,动员系统上下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以政法之稳、政法之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过去一年,全市政法系统在D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政法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下面,就做好2025年政法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聚焦建警,夯实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向实践转化。深入开展“全覆盖”轮训,统筹专题培训、案例研讨、巡回宣讲等形式,引导干警学深悟透“两个确立”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第一议题”制度化、理论学习清单化,确保政法队伍始终站稳立场、把牢方向。
二是狠抓作风强警,锻造纪律铁军。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以督察为牵引,全面排查整治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纪律涣散等问题,坚决清除对D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要件办理闭环机制,确保D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市政法系统一贯到底。持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针对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化“一案双查”和“四不两直”督察,对干预司法、违规用权等行为“零容忍”。同时,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力度,弘扬英模精神,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全面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三是深化为民立警,践行政法担当。树牢“政法姓D、政法为民”的根本属性,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紧密结合巩固拓展XX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向民生领域延伸,着力破解执法不公、执行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科技创新、护航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中主动靠前,完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风险防控等专项保障,以法治效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抢占风险防控制高点。实施“全域感知”工程,构建“市级情报中枢—区县研判平台—街乡信息哨点”三级网络,新建XXX个基层情报信息站,覆盖物流园区、新兴业态等XX类重点领域。推行“网格员+大数据”双轨采集模式,动态管控前科人员、利益群体等X类重点对象,建立“日汇总、周研判、月评估”机制,对涉众金融、劳资纠纷等X类风险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开展情报效能“百日攻坚”,重点整治信息迟报漏报、研判浮于表面等问题,对X个预警失准的单位挂牌督办,确保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二是筑牢防线,打好安全保卫主动仗。X启动“净网”“雷霆”“清源”三大专项行动,组建跨境渗透案件专案组,深挖境外NGO非法活动线索;在边境地区布建XX个数字化联防哨所,升级反恐防暴技防体系;开展XX人员“精准教育转化”行动,建立“一人一策”帮教档案。意识形态领域要打好“阵地战”,建成政法舆情监测指挥平台,对XX万粉丝以上自媒体账号实行备案管理,完善“发现—研判—处置—反馈”闭环机制,依法查处煽动性信息传播链条,全年清理有害信息不少于X万条,坚决守好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三是锻造应急铁拳,提升处突攻坚硬实力。XX推行应急能力建设“五个一”标准:修订XX类突发事件处置规程,绘制重点部位“三维应急作战图”;每季度开展多部门无脚本拉练,突出火车站、化工园区等X类场景实战演练;建成市域应急指挥“智慧大脑”,整合X大系统数据资源,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调资源”;组建XX支专业化突击队,配备XG执法仪、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建立应急物资“X+X+N”储备体系(X个市级主库、X个区域分库、N个前沿补给点)。
一是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推动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初萌。XX各地各部门要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让人民调解的温情化解、行政调解的精准施策、司法调解的法治权威拧成一股绳。三季度前要完成基层调解组织星级评定,实现XX%以上村(社区)配备专业化调解团队,落实疑难案件“一案双查”制度,把物业纠纷、劳资争议、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问题纳入专项台账管理,责任到岗、化解到人。当前要针对后疫情时代民生诉求集中领域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做到苗头隐患区域全摸排、矛盾积案全清零、涉稳风险全管控。二是关键在于织密社会治安“立体防线”,让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坚持“打防控建治”一体化推进,将打击锋芒直指电诈、跨境赌博、盗抢骗等民生痛点,建立新型犯罪动态预警模型,确保刑事案件破案周期同比缩短XX%。特警武警要落实高峰时段“闪灯见警”、重点区域“一分钟响应”、城乡结合部“三网联巡”机制,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同时加速“智慧警务”迭代升级,六月底前完成全市老旧社区智能安防改造,推动视频巡查系统与网格化管理融合贯通,实现治安防控从“人海战术”向“数字联防”转型。三是底线要求是守牢公共安全“红绿灯”,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全链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交通领域要紧盯“两客一危一货”开展精准执法,消防战线要彻查“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顽疾,危爆物品实行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重大节庆活动必须执行“风险预审+流量管控+应急速报”三级联控机制,文旅部门要联合公安建立大型活动“熔断”预案库。应急管理指挥体系要完成市县乡三级可视化调度平台贯通,年底前组织XX场多灾种叠加的实战演练,切实提升断网断电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处突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