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XX镇多中心合一建设社会治理中心的实施方案
2025-10-03 10:00:02 678

 

 

推动XX镇“多中心合一”,对于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省委、市委、县委政法工作会议“推动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整合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资源,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快速解纷争’”的具体要求,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源、法治汉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市委五届二次、三次全会,县委十五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XX镇“多中心合一”为社会治理中心,立足场地整合、人员整合、功能融合、数据聚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资源高效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推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任务,针对基层牌子多、力量散、机制不畅、能力不足、实战化水平不高等短板问题,按照“机构队伍整合、信息数据聚合、阵地功能集合、工作机制融合”的思路,采取“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场所服务、一套机制运行、一个目标推进”,在XX镇整合基层政法、社会治理等机构力量、资源,有序推动XX镇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中心合一”,建立力量整合、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联动的社会治理中心,大力推进一体化运行、扁平化指挥、实战化应用,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协作顺畅、指挥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全县XX镇“多中心合一”建设社会治理中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D委书记

副组长:XXXX派出所所长

XXD委副书记、镇长

XX政法委员

XXD委副书记

XXD委副书记

成员:XX派出所、XX镇司法所、XX镇安办工作人员。

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办公室主任由张琦同志担任,朱纪蒙同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XX),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阵地建设

进一步盘活利用“两项改革”闲置资产,利用现有办公场地,依托XX镇法务中心,按照节约集约、一室多用、共用共享的原则,尽可能将司法所、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禁毒办(反诈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功能相近、职责交叉的场所、中心等整合打造社会治理中心,加挂“XX镇社会治理中心”牌子,按照“1+N”模式合理设置功能分区,打造一个一站式服务接待大厅或一站式服务窗口、群众诉求无差别受理端口,设置导引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诉讼服务、信访接待、综合服务等N个办公窗口或功能室。优化完善便民设施,社会治理中心配备休息座椅、饮水器具、卫生服务、防火防盗、安全逃生等设施,在醒目位置摆放政策法规宣传资料,设置意见(举报、投诉)箱和咨询电话、电脑、打印机、自助式便民服务等设备,便于群众自主查询信息、办理业务。

四、组织架构

(一)领导体系。在镇D委政度的领导下,由镇司法司法所抓具体落实,成立XX镇社会治理中心。XX镇社会治理中心主任由XX镇D委书记孙瑞泽兼任,专职副主任由XX镇政法委员张琦担任,辖区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负责同志、联系村领导、村D组织书记等任成员,最大限度统筹整合XX镇“两所一庭”、调解、信访以及各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群防群治力量资源,把专业力量优势和群众自治优势结合起来,打破基层的条线“壁垒”,构建在D统一领导下的高效指挥运行体系。

(二)入驻方式。按照“常驻+轮驻+随驻”的模式,XX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服务管理、公共法律服务人员、信访工作人员在社会治理中心常驻;法院、检察院、公安采取线上法律咨询的轮驻方式;其他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县级部门(股室)人员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等方式,根据指令随时入驻中心开展工作。XX镇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网格员轮岗、招募志愿者、招用事业编制人员,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聘用社会工作者、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中心相关工作,进一步充实中心人员力量,保障中心规范有序运行。

五、功能设置(运行模式)

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资源高效集约利用,XX镇社会治理中心应根据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综治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综合管理七大功能板块,推动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一)综治服务管理功能。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协调辖区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协调辖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协调、指导、推动辖区内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的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发展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禁毒社工、反诈工作者、群防群治队伍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平安建设示范XX镇、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单位等基层平安细胞创建工作;依托综治信息系统,运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千里眼”等视频监控资源,对辖区治安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研判。

(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功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XX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录入、审核筛查、风险研判、分流交办、分类处置、反馈回访、跟踪问效全过程闭环流转,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部位,充分运用“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源治理”等方法手段,整合D政部门、网格、基层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点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防范化解处置综合机制,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