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站在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观点。该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重振真正的多边主义提供关键指引,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前进方向,把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当今世界,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是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逻辑必然和历史必然。
顺应历史大势,契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与此同时,百年变局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根本动力。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性不断上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命题。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顺应各国人民殷切期待,符合当今世界紧迫需求。
因应现实挑战,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持续扩大与治理体系失能失效之间的矛盾空前上升。一是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权威性遭遇侵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遵守,个别大国“退群毁约”“撤资断供”,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破坏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二是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亟待提升。联合国运行效率、应急反应能力和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多边机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长期存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严重滞后,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外空等新疆域治理缺位。三是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有的国家为维护自身霸权和私利,长期阻碍联合国及其机构改革进程,致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世界银行股权等改革严重滞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倡议直指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与现实针对性。
坚持守正创新,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要在坚持求同存异和践行多边主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改革完善。一方面,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最佳方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从未过时,反而更加重要。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目的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维护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秉持天下情怀,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纵览国际风云,秉持天下情怀,呼吁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的前途和未来指明了方向。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者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共同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展现出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和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个时代课题,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全球治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
以奉行主权平等为首要前提。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坚持主权平等就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