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我有幸赴浙江慈溪市开展挂职锻炼,协助单位做好项目规划及资金测算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先进理念,也促使我不断思考如何将所学融入禹会实践。
在慈溪工作期间,三点经验令我印象深刻:一是“争”字当头的干事氛围,干部队伍专业素养高、凝聚力强,特别是很多室长均拥有中高级对口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令人钦佩;二是“实”字托底的运行机制,通过每月“对账会”实现重点工作精细管理,对账会上参会人员汇报内容有分析、有对策,务实高效,直奔主题,不说空话、外行话;三是“效”字引领的创新实践,在开发模式上不断创新,持续提升开发质量,有效降低政府成本投入。在用人机制上保持灵活,作为正科级市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方面设置了实职、实薪、实晋升的中层正职岗位,极大激励了骨干,另一方面对聘用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聘用制,鼓励他们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回到工作岗位后,我着力推动经验转化,取得积极成效。在专项债券申报中,通过精准把握政策投向,实现项目申报发行率100%,其中4个项目资金申报率达100%,上半年债券资金下达量已超去年全年。在置换债券申报中,成功争取资金XX亿元,有效缓解政府偿债压力。同时,我不断加强专业学习,考取中级经济师职称,并在经责审问题整改中创新资金调度方式,优化了资金调度顺序和账务处理流程,实现“一资多用”,同步解决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调入可用财力资金以及涉企扶持资金兑现等多个难题。
挂职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关键在于转化应用。我将继续坚持“知行合一”,把先进经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大胆探索,秉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魄力,为禹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8月至11月,我在慈溪市发改局跟班学习期间,深切感受到沿海地区在工作理念与机制创新上的精细高效,尤其对慈溪项目调度的精准分类、有序管控模式印象深刻,其统筹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禹会区提供了宝贵借鉴。归来后,我始终思考如何将慈溪经验融入禹会实践。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及组织支持下,区发改委立足区情,于年初启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改革,相关做法获《蚌埠政研》作为深化改革案例刊发。这份认可既源于慈溪经验的启发,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与组织的信任赋能,为改革探索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底气。
下一步,我将继续当好“桥梁纽带”与“实践先锋”,把慈溪的精细管理、协同服务理念深植工作中,在项目攻坚中带头破题,主动分享实践经验,持续对标先进补短板,以实绩实效为禹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024年,我有幸赴慈溪市桥头镇挂任副镇长,分管统战,协管政协、关工委、老龄委等工作,联系包保烟墩村。一年的挂职经历,让我既学到了先进经验,也收获了实践启发。
这让我明白,干群关系的温度,就藏在面对面的交流和实打实的服务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