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公司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09-18 11:00:03 679

 

 

同志们:

今天,公司D委在这里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系统盘点收获、深刻总结经验、精准查找不足,并对下一步如何巩固深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研究部署。目的就是要确保这次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真正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刚才,机关D支部、XX子公司、XX分公司和XX分公司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系统梳理了各自单位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自查自纠的整改成果。几位来自基层一线的D员、职工代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对公司D委和各级D组织的工作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也很有感触。大家的发言,既有对成效的肯定,也有对问题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公司事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总体来看,这次学习教育组织周密、推进有力、覆盖全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在此,我代表公司D委,向全体参与、支持本次学习教育的D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成果,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带来的积极变化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公司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各级D组织和全体D员干部以高度的自觉投入其中,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作风锤炼。回顾这段历程,成效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

首先,思想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广大D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大家普遍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管住手脚的“紧箍咒”,而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不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而是促进发展的“助推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思想上、上、行动上同D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显著增强。纪律的“戒尺”和规矩的“红线”已经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成为日常言行的基本准绳。

其次,工作作风呈现了新气象。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作风的转变上。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求真务实的风气更浓了。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根据初步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系统性会议数量减少了17%,各类简报、报告等非必要文件压减了超过20%。调查研究更接地气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港区码头、生产一线、项目现场的时间和频次明显增多,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过去一些单位存在的“庸懒散拖”现象得到有力整治,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不久前进行的一项内部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6%的职工对公司作风建设的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这充分说明了作风之变深得人心。

再次,纪律规矩树立了新权威。这次学习教育,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公司纪委围绕公务接待、公车使用、津贴补贴发放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个别不规范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处理。通过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强化了全体D员干部的敬畏之心。大家深刻体会到,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风清气正的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最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抓作风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风的转变带来了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由于沟通协调机制更加顺畅、决策执行链条更加高效,今年上半年,公司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了6.2%,核心业务板块的利润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尤其是在XX区域新航线开辟、智慧港口建设等重点项目中,相关部门和单位的D员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奋斗姿态。这些数据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优良的作风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D委的正确领导,也凝结着公司各级D组织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与汗水。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一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发挥了“头雁效应”;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确保了整改实效;三是坚持全员参与、开门纳谏,汇聚了群众智慧;四是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了“两手抓、两促进”。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指导未来工作的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并发扬光大。

二、深化认识,把握精髓,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持久战。当前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基础还不牢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

第一,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属性。作风问题本质上是D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是抓一项严肃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D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优良的作风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凝聚职工、汇聚力量、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如果作风不正,政令就不畅通,制度就成空文,再好的发展蓝图也无法实现。因此,必须站在巩固D的执政基础、厚植企业发展优势的高度,来审视和推进作风建设,决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般的业务工作。

第二,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四风”问题的病原体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它只是在强大的压力下暂时蛰伏,甚至可能穿上“隐身衣”、玩起“变形计”。比如,违规吃喝转入了单位食堂、私人会所;公车私用变成了“私车公养”;滥发津补贴巧立名目、化整为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也更加隐蔽,有的用“高调表态”代替“狠抓落实”,有的用“材料政绩”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在服务基层和群众时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这些新动向、新表现警示我们,反“四风”的斗争远未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必须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