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廉者,政之本也。”在全面从严治D向纵深推进的2025年,我们齐聚于此,召开这场意义深远的廉政警示教育大会。这既是对D纪国法的庄严宣示,更是对每一位D员干部的关爱与提醒。
2025年,我国廉政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腐败制度日益完善,监督体系愈发严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问题依然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新的挑战不断涌现。
从全国范围来看,新型腐败手段层出不穷。一些腐败分子利用金融创新、网络技术等隐蔽方式进行利益输送,给查处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查处的利用新技术进行贪腐的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个别干部与不法商人勾结,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境外账户转账等手段,将赃款转移至海外,妄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同时,我们单位内部也存在一些廉政隐患。近期,通过内部审计和群众举报,发现个别工作人员存在接受服务对象礼品、违规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严重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决遏制这些不良倾向的蔓延。
让我们以2025年查处的某干部腐败案件为例,深入剖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该干部原本是一名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基础较好的干部,但随着职位的升迁,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理想信念的动摇,让他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
在制度方面,相关监督机制存在漏洞。该干部所在的岗位权力集中,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他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却没有人对他的行为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这就给了他可乘之机,使他能够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谋取私利。
在监督方面,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未能及时发挥作用。单位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对一些敏感问题避重就轻,没有深入开展调查;而外部的审计、巡视等监督力量也未能及时发现该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