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县纪委监委“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纪委监委关于全面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今年以来我县“三化”建设年行动的进展与成效,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其核心目的,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全力推动我县“三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新时代XX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刚才,几个牵头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各自领域“三化”建设的进展情况,讲得都很好,既有对工作的梳理总结,也有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总体来看,自“三化”建设年行动启动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围绕既定目标任务,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显著成效。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三化”建设是强基固本、利在长远的系统工程。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以高度的自觉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开局良好,态势喜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规范化”为标尺,工作运行的严谨性得到新提升。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我们对标上级要求,结合XX实际,全面梳理和修订了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累计制定或完善了覆盖纪检监察权运行全过程的制度规范58项。程序的链条越扣越紧。通过推行标准化文书模板、证据规格指引,执纪执法文书的规范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根据案件审理室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案件卷宗一次性通过审理验收的比例同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因程序瑕疵或文书不规范被退回补充调查的情况大幅减少。这表明,依规依纪依法办事的理念,正在内化为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行为习惯。
第二,以“法治化”为核心,执纪执法的专业性迈上新台阶。法治思维持续深化。通过举办“纪法讲堂”、案例复盘研讨、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系统累计开展了12场次专业化培训,有效提升了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案件查办中,对于法理情的把握更加精准,因定性不准、量纪畸轻畸重而引发的申诉复议数量,同比下降了30%。办案质效显著增强。我们坚持证据为王,严格落实“二十四字”基本要求,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些过去认为难啃的“硬骨头”案件,在法治化轨道的保障下得以成功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三,以“正规化”为保障,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实现新跨越。组织建设更加有力。我们完成了对乡镇(街道)纪(工)委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标准化谈话室、档案室、办公办案设备的全覆盖。队伍管理更加严格。我们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完善了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强化了保密纪律和工作纪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铁军”形象更加鲜明。例如,在近期开展的一次内部督察中,未发现一起违反“十个严禁”的情况,展现了队伍过硬的作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级的更高要求,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的“三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行百里者半九十。下一阶段,“三化”建设将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必须锚定目标不放松,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发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必须在深化“引领”上持续用力,筑牢思想根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