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委全市巡察整改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市委第六轮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13 11:10:03 678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反馈十四届市委第六轮巡察情况,全面部署巡察整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动员全市上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为推动XX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刚才,会议通报了第六轮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宣读了“专班化督导整改”任务分工,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闻过则改、立行立改的自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巡察整改的极端重要性

巡视巡察是D之利器、国之利器。市委始终将巡察工作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D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D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十四届市委以来,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已经组织开展了六轮巡察,实现了对XX个市级部门、XX个区县和XX家市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D组织的巡察全覆盖,发现并推动整改了一大批突出问题,“巡”出了真问题,“察”出了震慑力。

回顾过去近三年的工作,巡察利剑作用得到彰显,整改成效日益显现。截至2025年上半年,前五轮巡察反馈的2100余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6.8%,推动建立和完善各类制度机制超过450项,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1.8亿元,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践证明,巡察监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巡察整改是净化生态、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刚刚结束的第六轮巡察,情况不容乐观,问题依然严峻。本轮巡察共对XX个市直部门和XX个区属单位D组织开展了“体检”,累计发现各类问题520余个移交问题线索70余条。这些问题,有的屡巡屡犯、积弊甚深,有的隐形变异、花样翻新,反映出当前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具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贯彻落实D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温差”。一些单位D组织站位不高,对“国之大者”心中无数,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有的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中心工作上,满足于开会发文,实际行动迟缓、效果不彰。有的单位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现象,生态环境领域的短板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意识不强、担当缺失,未能将“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

第二,在落实全面从严治D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方面存在“落差”。一些D组织管D治D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主体责任这根“弦”绷得不紧,“一岗双责”落得不实。D委(D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对D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多、跟踪问效少,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不够,日常监督存在盲区。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洁风险依然较高,违规操作、利益输送问题时有发生。

第三,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方面存在“偏差”。一些单位宗旨意识淡薄,漠视群众利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顽固存在。有的窗口单位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让群众和企业“多头跑、来回跑”。有的在民生领域投入不足,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仍有短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待提升。有的对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小问题拖成大矛盾。

第四,在落实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方面存在“温差”。一些D组织D建主业意识不强,存在重业务、轻D建的倾向,基层D组织建设薄弱。D内生活不严肃、不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选人用人视野不宽、程序不严,干部队伍结构不优、活力不足,存在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现象。有的单位对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依然存在。

第五,在巡察、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方面存在“时差”。少数单位对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存在“过关”心态。有的整改方案大而化之、措施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搞选择性整改、纸面整改,对一些深层次、老大难问题绕道走,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不够,导致同类问题在不同单位反复出现,甚至在同一单位屡改屡犯,没有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上述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充分暴露了部分D组织和D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全市各级D组织和广大D员干部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把巡察整改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彻底地加以解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