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精神常态化长效化的研讨材料
2025-09-09 09:00:02 679

 

 

同志们: 

根据本次社区工作研讨会的安排,我们围绕“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主题,共同学习、交流和探讨。自D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已实施超过十二年,它不仅深刻改变了D风政风,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成为新时代我们D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今天,我们重温其精神实质,总结实践经验,直面存在问题,目的就是在新的起点上,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确保其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常态长效。

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作风建设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

首先,D风政风焕然一新,赢得了群众的高度信赖。 作风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从中央局做起,以上率下,为全D树立了标杆。十多年来,曾经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津补贴等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奢华的楼堂馆所停止新建,铺张浪费的庆典论坛大幅减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D中央全面从严治D的坚定决心。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开展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高达94.9%的受访群众对作风建设精神的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一数据雄辩地证明,优良的D风政风极大地凝聚了D心民心,巩固了D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其次,D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D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建设精神的贯彻落实,有力整治了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广大D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常态,调查研究更加务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社区层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干部沉下身子,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将办公桌搬到居民家门口,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这种作风的转变,让D和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关系也更加融洽。

最后,D员干部精神面貌深刻改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提振。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纪律规矩意识在广大D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廉洁自律的防线不断筑牢。大家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谋发展、抓落实、办实事上。在XX抗击疫情、防汛救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考验中,广大D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共产D人应有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当前,在我们的社区工作中,一些深层次、隐形变异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持续整治。

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树倒根存,花样翻新。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为基层减负,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山会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部分工作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层面,社区需要填报的表格、撰写的材料依然繁多,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有的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不顾社区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甚至引发居民不满。有的“面子工程”依然存在,比如搞一些华而不实的社区建设项目,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未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