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平安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一阶段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如何攻坚克难、扭转被动局面进行全面部署。刚才,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分析了问题,也提出了对策,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平安XX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问题就在眼前。当前我县的平安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和麻痹。我们必须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剖析根源,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扛牢维护安全稳定的重大使命。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现实而紧迫的。首先,从案件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统计,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县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了5.2%,但一些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仍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电信网络诈骗领域,尽管我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打击和防范,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发案数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重超过40%,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毒瘤。在破案打击效率方面,我们的一些关键指标也亮起了“红灯”。对比去年的数据,我们发现传统盗抢骗案件的破案率和结案率虽有提升,但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仍有不小差距。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在打击策略、侦查能力、合成作战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其次,从社会治理层面来看,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各类矛盾纠纷进入多发期、凸显期。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传统领域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时,金融、网络等新兴领域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信访工作法治化虽然在持续推进,但部分积案化解进展缓慢,一些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完全做到动态掌握、有效稳控。此外,公共安全领域的风险点依然广泛存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整治还不够彻底,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虽已启动,但离形成长效常治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潜在的风险,如同潜伏在水下的暗礁,一旦爆发,就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最后,从群众感受维度来看,工作成效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平安建设的最终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平安三率”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最直接的标尺。近期的摸排数据显示,我县的群众安全感率出现了小幅波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部分群众对我们的扫黑除恶工作成效认知不深,对基层综治中心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够。这警示我们,平安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做了什么”,更要关注“群众感受到了什么”,必须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到赢得民心上来。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今天把这些问题摆在桌面上,不是为了相互指责,而是为了凝聚共识,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系统的同志们,必须立即从麻痹思想中警醒过来,从惯性思维中摆脱出来,切实增强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警觉,攻坚克难、一抓到底,努力迎头赶上,坚决守护好XX这一方热土的安宁。
在清醒认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过去一段时间,全县政法战线和各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扭转当前被动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一体化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打出了一套守护平安的“组合拳”。在扫黑除恶斗争方面,我们坚持常态化推进不放松,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县共打掉涉恶犯罪团伙3个,破获各类涉恶刑事案件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超过2800万元有力净化了社会风气和行业生态。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我们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先,构建了“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新格局。县反诈中心实体化运作,与通信、金融等部门紧密协作,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2.1万余人次,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元;同时,“断卡”行动持续深化,有效挤压了犯罪空间。在公共安全防范方面,我们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卷烟打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捣毁了数个制假售假窝点;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全面铺开,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交通秩序得到初步改善。
我们大力推进科技赋能,为平安建设插上了“智慧的翅膀”。特别是“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我县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8000万元,在原有“雪亮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和升级改造高清智能监控探头超过4500个,重点覆盖了全县所有城乡主干道、重点公共场所、治安复杂区域以及90%以上的城乡社区。这些遍布城乡的“电子警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社会面的整体防控能力,更在实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利用“智能天网”提供的线索,直接或协助破获各类案件超过35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0余名。科技的应用,真正实现了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变,提升了我们维护治安的精准度和效能。
我们着力强化源头治理,在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了新突破。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XX经验”,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过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多种方式,成功化解了一批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信访积案和重大矛盾纠纷。同时,我们高度重视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档案,落实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就业扶持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相关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