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2025-09-04 11:30:05 70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集中整治工作的最新精神与决策部署,全面梳理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与成效,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严峻形势,并对下一阶段的纵深推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D中央着眼于厚植D的执政根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重大任务。自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越到关键时期,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刚才,相关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也点出了一些问题,讲得都很好,很客观。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自上级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全区上下迅速行动,各级D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形成了一股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整体态势是好的。

一方面,前期的工作有力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出表现在:一是问题线索处置效率得到提升。通过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我们建立了一套更为高效的问题线索移交和处置机制。据初步统计,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80余条,已核查办结150条,办结率达到83%。二是案件查办形成有力震慑。全区坚持“露头就打、快查快办”的原则,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截至目前,全区共立案审查调查相关案件58起,给予D纪政务处分45人,组织处理28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及挽回经济损失共计780余万元,释放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三是重点领域治理初见成效。针对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执法等重点领域,我们开展了专项督查和治理,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了可感知的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清醒认识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病灶”尚未完全根除,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从近期的督导检查和案件查办情况来看,当前我区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依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村振兴领域的“蛀虫”现象依然存在。这是我们整治的重中之重。有的基层干部在惠农补贴、补助资金的发放上动歪脑筋,采取虚报冒领、克扣挪用等手段,将“救命钱”“致富款”装入个人腰包;有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资源发包、资产处置、资金使用不公开、不透明,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甚至出现个别村干部监守自盗、肆意侵占的恶劣行为;还有的在耕地保护和项目建设中,内外勾结、利益输送,违规审批、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比如,近期查处的一个案件中,某村D支部书记利用职务之便,在村级道路硬化项目中,与施工方串通,虚增工程量套取项目资金20余万元,性质极为恶劣。这种行为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动摇的是D的执政根基,必须坚决铲除。

第二,民生保障领域的“冷硬横推”问题时有发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但在我们的工作中,仍有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在社会救助、养老社保、医疗保障等领域,存在着优亲厚友、人情保、关系保的现象;有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低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让群众“跑断腿、磨破嘴”;甚至在一些关键环节,如资格审核、资金发放等,还存在着“吃拿卡要”的潜规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微小”,但它像一根根刺,深深扎在群众心里,直接影响了D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第三,基层执法与公共服务领域的“任性用权”现象亟待规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但有的基层执法单位和人员,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甚至以罚代管、违规创收,搞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有的在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环节,滥用自由裁量权,设置隐形门槛,人为制造障碍,逼迫企业和群众“找关系”“走门路”;还有的干部作风霸道,在处理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事项时,方法简单粗暴,不作为、乱作为,激化社会矛盾。这种“小官大权”的现象,破坏的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侵蚀的是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工程项目与物资采购领域的“利益输送”风险依然突出。一些小微工程、零星采购由于金额不大,往往成为监管的“盲区”。有的基层单位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将工程项目指定给自己的亲属或“关系户”,搞“暗箱操作”;有的在物资采购中,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收受回扣,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造成公共财产的巨大浪费。这些问题隐蔽性强、专业性高,但危害巨大,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温床。

同志们,以上这些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它们就像是基层生态的“污染源”,败坏社会风气,伤害群众感情,侵蚀干群关系。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警醒,深刻认识到集中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决不能有“过关”心理和“看客”心态。必须横下一条心,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