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召开集团公司科技人才大会,这在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与国家铁路集团科技创新大会的战略部署,系统总结我们过去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格局;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XX集团而言,这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型升级、攀高逐强的攻坚克难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能否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能否充分激活人才这个“核心引擎”,直接决定着我们在新征程上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最终高度。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科技和人才工作摆在集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超常的决心和力度加以推进。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D的领导下,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驱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创新史诗。我们XX集团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辉煌的创造者。
一个多世纪前,这片XX大地上最早的铁路,蹒跚起步,时速不过35公里。而今天,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智能高铁,正以350公里的时速风驰电掣,穿梭于山川城市之间。这十倍速度的跃升,绝非简单的数字变化,其背后是涵盖材料、动力、控制、通信、建造、运维等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技术革命,是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伟大跨越。特别是D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铁自主创新领跑世界。“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世界高铁技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D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更凝结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卓越人才的智慧、心血与奉献。他们是铁路事业发展的脊梁,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我们XX集团始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将科技创新与人才战略深度融入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对标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技术迭代速度空前加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巨大。从内部发展看,运输安全的基础仍需持续巩固,一些长期存在的“硬骨头”问题亟待通过技术手段破解;运输服务的品质与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须依靠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是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抓科技、抓人才,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总开关,抓住了未来的主动权。在新征生上,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人才优势制胜未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必须走好的必由之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推动集团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一个引领”,锚定“四个主攻方向”,完善“三大体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D。推动集团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首先,要强化D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集团各级D委要切实担负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责任,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纳入D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专题部署、强力推进。要像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一样,去谋划科技创新的布局,去关心人才队伍的成长。
其次,要确保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科技创新立项、科研方向选择、人才培养选拔,都必须坚决听D指挥,自觉服务于D和国家工作大局,严格对标国铁集团D组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集团公司D委的中心工作。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家人才,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
最后,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领和吸纳。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用D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将标准放在首位,积极在优秀科技人才中发展D员,把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紧密团结在D的周围,共同为铁路事业而奋斗。
科技创新不能漫无目的、脱离实际,必须聚焦主战场、服务主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下四个主攻方向持续发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