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前我镇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刚才,XX同志通报了我镇今年以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形势,情况不容乐观;XX同志对《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部署,内容具体,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XX同志代表XX公安分局提出的工作提示,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近年来,在镇D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安机关的有力打击下,在各部门、各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反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宣传防范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预警劝阻的精准度有所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逐步增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依然猖獗,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诈斗争正处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从通报的数据来看,我镇的发案数、案损金额依然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的案件仍有发生,给受害群众和家庭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与精神创伤。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钱袋子”被掏空,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深切期盼。从犯罪手段来看,诈骗手法迭代升级极快,迷惑性、欺骗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精准筛选目标人群,量身定制诈骗剧本,从传统的“广撒网”式诈骗,演变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高校师生、独居老人等特定群体的“精准滴灌”式诈骗。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等依然是主要的诈骗类型,且与社会热点、政策动态结合紧密,令人防不胜防。
从治理难点来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一是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反诈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时紧时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宣传防范的精准度还有待提升。虽然宣传活动搞了不少,但“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宣传内容未能完全触及易受骗群体的痛点,导致宣传效果打了折扣,“我知道、我了解,但我不会被骗”的麻痹思想在部分群众中依然存在。三是源头治理和技术反制的能力仍需加强。面对跨国境、全链条的职业犯罪集团,单纯依靠事后打击已远远不够,如何在预警发现、信息拦截、资金阻断等环节跑赢犯罪分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同志们,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治安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动摇群众信任、破坏营商环境的重大问题。抓好反诈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我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镇上下必须从高度、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姿态,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新一轮的凌厉攻势。
打赢反诈这场硬仗,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要严格按照刚刚部署的《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构建起“D政主导、警种主力、部门主责、行业主防、社会主动”的全方位治理格局。
第一,要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全域联动”的协同作战格局。反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都无法取得胜利,必须攥指成拳、合力攻坚。要坚持“D委政府领导、联席会议统筹、公安部门主导、行业部门监管、全民参与”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问题会商、联动处置的工作机制。公安机关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提升案件侦破率和追赃挽损率。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堵塞行业漏洞。宣传部门要统筹全镇宣传资源,营造铺天盖地的反诈声势。各社区、各单位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服务之中。
要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镇里已决定,将反诈工作成效全面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与各单位、各社区的年度评优评先、干部考核评价直接挂钩。对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表彰奖励;对于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走过场,导致辖区内案件高发的,要严肃约谈、通报批评,必要时进行追责问责。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考核督导和鲜明的奖惩机制,倒逼责任上肩、措施落地,推动反诈工作由“一阵风”式的短期攻坚,向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治理转变,确保每一项工作部署都能见到实绩、取得实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