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2025年8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XX同志率调研组一行,赴XX镇就罗汉果种植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XX村罗汉果种植基地,与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种植户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XX镇罗汉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潜力。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发现,XX镇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将罗汉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来培育,经过前期探索与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XX镇具备发展罗汉果种植产业的适宜气候与土壤环境,为产业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基础。在县级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镇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当地群众发展罗汉果产业的信心与积极性日益增强。自引入罗汉果种植以来,产业规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XX村为核心的示范种植基地已发展罗汉果种植近百亩,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雏形。调研组在XX村种植基地看到,罗汉果藤蔓长势喜人,挂果情况良好,科学的搭架与田间布局显示出规范化管理的初步成果,为后续规模化扩张和标准化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产业发展初期,XX镇高度重视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调研中,XX同志与种植户就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藤蔓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细致交流,了解到种植户已基本掌握罗汉果种植的核心技术要点。这得益于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下乡和企业派出的技术人员的“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在田间管理、水肥调控、人工授粉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其技术掌握程度得到了调研组的充分肯定。通过科学管理,罗汉果的品质与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初步保障,增强了种植户依靠技术实现增收致富的信心与能力。
尽管XX镇罗汉果产业开局良好,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上,仍面临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问题。
目前,XX镇罗汉果种植仍处于点状分布的初级阶段,种植面积近百亩,相较于全国罗汉果产业动辄数万亩的县域规模,差距显著。零散、小规模的种植模式,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导致在生产资料统一采购、技术服务统一提供、机械化作业推广等方面成本较高、效率偏低。同时,规模不足也限制了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不利于争取更多的政策与资源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壮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