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2025年总河长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4 11:00:05 67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2025年总河长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河湖长制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审议有关方案,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听取了去年的工作汇报和部分同志的述职,审议并原则通过了《XX区2025年河长制工作要点》《XX区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方案》和《XX区暴雨预警信号提级响应机制》三个重要文件。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效显著,治水兴水根基更加坚实

过去的一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落实河长制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可以说,全区治水兴水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河湖面貌发生了可喜的新变化。

一是责任体系的“经脉”更加通畅。我们始终把压实责任作为河长制工作的牛鼻子,持续深化“区级河长主治、街道级河长主管、社区级河长主巡”的三级履职机制,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区委、区政府坚持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及干部综合评价直接挂钩,指挥棒作用愈发明显。2024年,全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超过1.2万余次,通过智慧巡河系统上报并高效解决各类涉水问题320余个,问题整改率持续保持100%。这种“巡、盯、管、督”的闭环管理,确保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二是水域环境的“颜值”更加靓丽。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治理工程。全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优良,省控、市控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达到100%,这是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最好证明。我们巩固深化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现了河道沟渠的长制久清。通过源头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多重手段,有效减少了污水下河。同时,我们严格落实XX江流域禁捕退捕制度,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三是基础设施的“筋骨”更加强健。我们深知,坚实的基础设施是治水兴水的根本保障。去年,我们持续推进市政排水管网的病害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了近20公里的老旧管网升级。备受关注的XX生态湿地公园提升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市民提供了又一处亲水乐水的好去处。我们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稳步实施老旧院落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超过5000户居民用上了更安全、更便捷的放心水。这些工作的扎实推进,不仅提升了城区的环境品质,更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D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各级河长担当作为、履劳竭精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全区治水护水一线的全体同志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这项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视当前,挑战犹存,治水兴水任务依然艰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不容忽视。

一是系统治理的深度有待加强。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我们面临的不再是表面的、单一的问题,而是点源与面源污染交织、存量与增量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部分河段的生态系统仍然比较脆弱,自我净化能力不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不透水面积增加,对雨水径流控制和内涝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从流域整体性、生态系统关联性出发,进行更高水平的系统谋划和综合治理,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

二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当前,我们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路径依赖,传统的人防、物防手段仍是主流,而技防、智防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比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污染源的精准溯源、对河道流量水质的实时监控、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我们还需要在“智慧河湖”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实现更大突破。

三是全民参与的广度有待拓展。虽然我们通过“七进”宣传等活动营造了一定的社会氛围,但公众参与的渠道还不够多元,参与的深度和主动性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市民“临河而居、不闻水事”,爱水、惜水、护水的意识尚未完全内化为行动自觉。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让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监督者”,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是我们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方向。

四是安全风险的防范压力有待化解。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我区地处城市核心区,人口密集、资产集中,防洪排涝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如何应对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如何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如何完善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些都对我们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构成了严峻考验。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项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开启治水兴水崭新篇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