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意义重大,恰逢其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关键之年。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市民政局,就我市“十五五”养老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推进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将养老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出了系统部署。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深刻认识到,编制一部高质量、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养老事业发展规划,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XX实践,更是回应全市百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生答卷。为此,我们迅速行动,组建专班,立足XX市情,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工作。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回顾“十四五”,是我市养老事业加速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初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同时,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对标广大老年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新期盼,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养老事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基于前期的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我们初步构想了“十五五”时期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形成了规划的基本框架。
任务一:聚焦普惠均衡,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这是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工程。我们将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一是做强居家社区。巩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发挥区域枢纽作用,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家庭。大力推广“家庭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类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城市地区,全面落实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刚性要求,并补齐老旧小区设施短板。到“十五五”末,力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二是做优机构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满足从自理到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全周期照护需求。重点支持护理型养老机构发展,确保到“十五五”末,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
三是做实农村养老。这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大力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整合、改造、提升现有的乡镇敬老院,将其打造为集全托、日托、上门服务、业务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枢纽。我们建议,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应有明确标准,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设置床位不少于100张,并内设或毗邻医疗机构,真正实现“养中有医”。力争到“十五五”末,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效破解农村留守、空巢、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难题。
任务二:聚焦优质高效,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养老服务质量变革。这是提升养老服务内涵的核心举措。我们将从“人、标、融”三个维度发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