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关于对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进行总结评估的统一部署,我校D支部高度重视,在前期系统梳理阶段性进展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自查评估工作。本次自查评估旨在客观总结学习教育的实践成果,精准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科学谋划下一阶段深化作风建设的思路与举措,以期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D、从严治教向纵深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XX县第二小学D支部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学校D支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关乎教育形象,关乎立德树人之根本。为此,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由D支部书记、校长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习教育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检查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我们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XX县第二小学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实施方案》,将学习教育划分为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阶段,明确了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既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又分工负责、靠前指挥,对分管领域和联系年级的学习教育进行全过程督导,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学习教育的有力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
我们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引导全体D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一是坚持全面系统学。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组织了6次专题集中学习。全校范围内,依托“三会一课”、主题D日、教职工学习等载体,累计组织了12次集中学习和8次分组研讨,参学率达到98%以上。学习内容涵盖了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教育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等。
二是创新形式载体学。为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全体D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邀请县纪委监委的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我们还特别策划了“青年教师话廉洁”主题论坛,组织全校45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岗位实际,分享学习心得,畅谈职业操守,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联系实际对照学。我们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整理汇编了近年来XX地区教育系统发生的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大家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反思、引以为戒,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系列学习研讨,全校教职工的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为后续查摆问题、开展整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深入查摆问题,精准锁定靶向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广开言路、深挖细查,着力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全。
一是多渠道征求意见。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设置线上问卷、召开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座谈会、在校门口设立意见箱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来自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的意见建议。累计发放线上问卷12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158份;召开各类座谈会6场,收集到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58条。
二是全方位对标检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全体D员干部和教职工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对照D章D规D纪,对照师德师风规范,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即查思想认识,看是否存在模糊认识、麻痹思想;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等问题;查服务意识,看是否存在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查担当作为,看是否存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问题;查制度执行,看是否存在执行制度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
三是清单化梳理归纳。对征求到的意见和自查出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逐条梳理、分类归纳,形成了学校领导班子和个人问题清单。经梳理,全校共查摆出3大类12项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行政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如为迎接检查准备过多材料,给一线教师带来额外负担;在校园餐饮、校服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完善;少数教职工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精准锁定,为后续集中整治明确了主攻方向。
(四)聚力集中整治,务求整改实效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我们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一是开展校园餐饮经费管理专项整治。针对家长反映的食堂账目不够透明、菜品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我们果断采取措施。成立了由7名家长代表、5名教师代表和2名后勤管理人员组成的“膳食监督委员会”,赋予其对食材采购、菜谱制定、财务收支的全过程监督权。推行“阳光财务”制度,每周在公示栏和家长群公布菜谱及价格,每月公示详细的财务收支报表。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近两年的食堂账目进行专项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票据不规范等问题,追回不当列支费用1.25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通过整治,学校食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一季度末的满意度测评中,家长对食堂的满意率从整治前的81%跃升至95.3%。
二是开展校服采购与教辅资料征订规范化整治。为彻底杜绝校服采购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我们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全面重构了校服采购流程。组建了以家长代表为主体的校服采购工作小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取了3家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新款校服每套价格较之前降低了约8%,面料和款式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在教辅资料征订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一教一辅”政策,全面清退了18种违规进入校园的教辅及课外读物,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据初步测算,此举每学年可为每位学生家庭节约近350元。
三是开展机关作风与师德师风“靶向纠治”。针对教师反映的会议多、表格多、非教学任务重等问题,我们大力精文减会,将全校性会议数量压缩了30%,合并或取消了22类不必要的统计报表,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学生辅导中。在全校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要求行政后勤人员对师生和家长的诉求做到“一口说清、一次办好”。同时,加大师德师风监督力度,严肃处理了3起涉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并在全校进行了通报,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五)坚持开门教育,主动接受监督
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把开门抓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作为推动作风转变的重要途径。学习教育期间,我们策划并举办了4次“校园开放日”活动,累计邀请超过800名家长走进课堂、走进食堂、走进办公室,零距离感受学校的变化,面对面提出宝贵意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下沉式”调研,累计深入班级、教研组、学生家庭走访60余次,现场协调解决了包括“午休管理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丰富”等在内的47个师生和家长关切的实际问题。我们还开发并启用了学校官方微信服务平台,定期推送学校动态、政策解读、育儿知识,并开通了“校长信箱”功能,累计收到各类建言献策500余条,均已逐一回复并分类处理。通过一系列开门办学的举措,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显著提升,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