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前不久在XX省“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学习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有些许诚惶诚恐。这几天的学习,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培训,更像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那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名字,那些在戈壁风沙中铸就的丰碑,让我数次热泪盈眶,也让我对自己——一名身处和平年代、在平凡岗位上的基层D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有了全新的、沉甸甸的思考。下面,我将从个人感受出发,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踏上XX草原那片广袤而苍凉的土地,走进那座代号为“XX城”的神秘基地,我的内心首先是被一种巨大的历史感所震撼。来之前,我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二十四字箴言的字面意义上。但当我们亲眼看到科学家们当年简陋的住所、艰苦的实验环境,听到讲解员讲述他们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时,这些文字瞬间变得有血有肉、有温度、有千钧之力。
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击。一方面,是那一代建设者们所创造的“惊天动地”的伟业;另一方面,是他们身处的“一穷二白”的极端困苦环境。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科研成果的卓越,更在于那种超越物质、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上的巨大冲击,很快就转化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甚至是一种惭愧之情。我反问自己:相比于前辈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决绝,我在工作中是否曾因任务繁重而产生过畏难情绪?相比于他们“零失误”的极致严谨,我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是否偶尔会掉以轻心?相比于他们将个人理想完全融入祖国命运的崇高,我是否有时会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与安逸?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谓的“平凡”岗位,正是前辈们用“伟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享受着和平与发展的红利,脚下踩着的,是他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奠定的基石。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更没有资格抱怨。这份自省,是我此次学习最直接、也是最痛彻心扉的收获。它让我重新校准了自己的价值坐标,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始于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知和深刻反思。
感动与自省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新时代的D务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传承这种精神?如何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D务工作理解为一种程序性的、辅助性的工作。但“两弹一星”精神告诉我,任何岗位,只要与国家命运、集体事业紧密相连,就都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老一辈科学家们所展现出的,正是将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这让我深刻认识到,D务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于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比如,我们常抓的安全生产。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一套制度。它背后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是对每一个家庭幸福的承诺。当我将“两弹一星”科学家们那种“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与我们追求的“零事故、零隐患”目标联系起来时,我意识到,D务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绝非旁观者,而是思想根基的筑造者。我们组织的安全主题D课、应急演练,不再是完成任务,而是要真正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内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动自觉,这本身就是一种“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代的践行。
再比如,我们响应XX省“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推动的生态保护工作。这也不再仅仅是一项环保任务。在XX草原这片曾经承载了国家梦想的土地上,守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庄严的承诺。我们组织D员职工植树复绿、清理环境,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其实是在引导大家树立一种“绿色开采、人人有责”的行动自觉,是推动D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