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职工文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我县职工文化建设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全县职工力量,推动职工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文旅局、县教育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席。刚才,县总工会、*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职工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活力的精神纽带,更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以职工文化为主体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为我们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从我县实际来看,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一是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县共有职工约8.6万人,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日益增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消遣,更渴望在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综合素养。据县总工会去年开展的职工问卷调查显示,有78.3%的职工希望单位定期组织文化活动,65.2%的职工愿意参与技能比拼、文艺创作等特色活动。这充分说明,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顺应职工期盼的民心工程。二是服务县域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职工队伍。职工文化建设能够将思想引领融入文化活动,引导职工把个人梦想融入全县发展大局。例如,在去年的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中,*工业园区通过开展“攻坚克难当先锋”主题文化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奋斗精神,推动3个项目提前2个月竣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职工文化活动能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职工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化解矛盾纠纷。近三年来,我县通过开展职工文化节、邻里文化周等活动,职工信访量年均下降12.5%,企业劳资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6.3%,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发展总体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职工文化建设差距较大,部分偏远乡镇和小微企业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如*乡仅有2个职工书屋,年均活动不足10场;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传统项目,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文化活动缺乏,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三是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对职工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工作开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