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政府系统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从严治D、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自治区D委、政府“以整改促落实、以实效强担当”的部署要求,对去年以来全区政府系统集中整治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推动问题整改走深走实,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护航高质量发展。刚才,督查室通报了前期整改总体情况,部分地区和部门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体现了正视问题、动真碰硬的态度。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开展整改“回头看”,不是简单的“再检查”,而是责任的再压实、工作作风的再锤炼、治理效能的再提升。各级各部门要从三个维度深化认识:
总体看,去年集中整治以来,各地各部门扛起整改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责任体系更严实。56个局均成立整改专班,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327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278个,完成率85%;二是民生痛点有突破。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慢”问题,全区新增改造小区1200个,惠及居民18万户;针对“医保报销跑腿多”问题,实现15类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三是制度机制更完善。围绕审批服务、执法监管、民生保障等领域,出台《自治区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基层执法“三项制度”实施细则》等12项制度,整改成果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
但也要清醒看到,整改工作仍存在“四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地区和部门把整改当“任务”,存在“过关”心态,对反复性、顽固性问题缺乏长效根治措施。比如,某市“农村公路养护不到位”问题,2023年整改后,今年又因责任虚化反弹,群众投诉量同比上升20%。二是整改质量不到位。12个问题仅完成“纸面整改”,未达到“群众认可”标准。如某旗“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虽上报“清零”,但经核查仍有3家企业未收到尾款,涉及金额460万元。三是举一反三不到位。部分部门就问题改问题,未从制度层面深挖根源。比如,“政务服务网办件超时”问题,表面看是系统操作不熟,实则是“AB岗”制度落实不严、人员培训缺位,类似问题在8个盟市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督导问责不到位。个别督查组“重形式、轻实效”,对整改中的“软抵抗”“打折扣”现象失察。去年以来,因整改不力被约谈的干部仅23人,占问题涉及干部总数的4.2%,震慑作用未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暴露出我们在整改态度、方法、力度上仍有短板,必须以“回头看”为契机,动真格、下狠劲,坚决杜绝“雨过地皮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