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到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D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这一重大理念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上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发展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破除了过去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僵化对立的错误认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要靠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而且绿水青山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可以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明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我们D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绿水青山日益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路径。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必须秉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持续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国际传播,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D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96%以上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命名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动实践和鲜活样本。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