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巡视巡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D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我市近年来的巡视巡察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刚才,传达了在中央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科委、**管委会和**区、**区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体现了我们抓巡视巡察工作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巡视是推进D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D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D之利器、国之利器。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将巡视作为加强D内监督的战略性安排,纳入全面从严治D总体布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巡视工作的定位、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巡视工作理论体系,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巡视巡察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我市巡视巡察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回顾过去几年的实践,在D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坚决扛起管D治D责任,坚定不移深化巡视,市、区两级巡视巡察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利剑作用日益彰显。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有力震慑;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改革发展;坚持上下联动,夯实基层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巡视巡察工作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尖兵”,是堵塞漏洞、完善治理的“前哨”,是教育干部、净化生态的“熔炉”。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从严治D永远在路上,D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对标D中央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有的单位对巡视的定位把握还不够精准,监督的穿透力有待加强;有的问题整改还不够彻底,“后半篇文章”做得还不够扎实;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巡视巡察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D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全市巡视巡察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服务和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二、坚守巡视定位,以首善标准擦亮监督利剑
巡视的本质是监督,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我们要始终牢记这一点,坚持以首善标准开展巡视巡察,在保障工作落实、促进改革发展、净化生态上持续下更大功夫,确保巡视巡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聚焦“国之大者”,强化监督核心功能。监督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巡视巡察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督检查D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要看各级D组织是否胸怀“国之大者”,是否不折不扣、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加强对“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五子”联动等重点工作的监督,确保首都工作始终在D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准确定位、主动作为。尤其要严明D的纪律和规矩。这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巡视巡察必须把“尺子”立起来,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七个有之”问题。虽然近年来的公开通报中并未集中出现此类案例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这些问题往往隐藏更深、危害更大,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巡视干部要炼就“火眼金睛”,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对那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D中央保持一致的,对那些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必须深挖彻查、绝不姑息,坚决清除隐患,维护D的团结统一。
(二)紧盯“关键少数”,提升巡视巡察的震慑力和穿透力。“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是推进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也是监督的重中之重。巡视巡察就要盯住这些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和重大风险,看“一把手”是否依规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看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团结协作。要透过业务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精准“扫描”出被巡视D组织及其领导干部的“影像”,精准发现问题,提高巡视质效。今年我们也要把深入贯彻纪律规定作为监督重点,尤其要与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学查改。要深入查找“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特别是那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同时,要从上看待作风问题,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背后往往关联着问题、腐败问题。要深挖细查反复发作的作风顽疾背后的利益勾连和生态问题,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三)心怀“民之关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巡视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巡视巡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七有”“五性”来展开。所谓“七有”,就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所谓“五性”,就是让市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这“七有五性”就是我们城市治理的价值追求,也是巡视监督的民生标尺。近年来,我们以“接诉即办”改革为牵引,推动解决了大量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接诉即办”的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了96.7%和97.0%我们正在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巡视巡察工作就要跟进监督,要深入一线,听民声、察实情,看一看那些民生实事项目是否真正落地惠民,资金使用是否规范,工程质量是否过硬?看一看“接诉即办”的高解决率背后,是否存在“纸面解决”“数字解决”的形式主义问题?要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督促严查那些在民生领域动奶酪、伸黑手的“蝇贪蚁腐”,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D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健全协作机制,系统集成,不断完善具有首都特点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做好新时代的巡视巡察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各类监督之间的统筹衔接、协作配合,打好“组合拳”,形成监督合力。
(一)强化贯通协调,凝聚监督合力。要健全巡视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审计、财会、统计以及D委和政府督查等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这不仅是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的浅层互动,更是目标同向、力量同心、成果同用的深度融合。巡视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开展专项治理。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重要情况,也要及时向巡视机构反馈。要通过制度化的协同作战,构建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具有首都特点的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