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发展实践探索报告
2025-08-01 09:00:02 678

 

 

20195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纳入试点的县区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多种共同体模式逐步形成[1]。县域医共体作为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医疗服务体系碎片化的解决、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能的最优化、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南部,由于县域东西狭长的地理特点、医疗资源布局及区域服务能力的实际,xx县成立了两家县域医共体。其中xx县西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xx县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成员单位有9——文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泗店镇卫生院、东疏镇卫生院、伏山镇卫生院、乡饮乡卫生院、葛石镇卫生院、鹤山镇卫生院、堽城镇卫生院。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笔者所在团队于20244月对9家成员单位的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提升方案,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1中医药设备配备不足

xx县西部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不能充分满足辖区内居民的日常诊疗需求,中医药设备配备相对单一。9家成员单位的中医药设备总共只有9种,除电针仪、颈腰椎牵引设备、艾灸仪、推拿床9家全部配备外,按摩治疗床、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有6家配备,中药雾化吸入设备有3家配备,智能通络治疗仪仅有1家配备。

中医药品供应和保障方面也得不到满足,9家成员单位中8家无煎药系统、智慧药房,不能保证患者及时、合理的用药;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制剂制作与配方也存在不足。

12基层人才储备不足

9家成员单位均人才队伍储备不足,主要表现在中药师(士)人数严重缺乏、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渠道受限、师承工作室建立情况不佳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

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总数有465人,但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本科及以上人数仅有43人(9.2%),中医(助理)医师仅72人(15.5%);中药师级以上仅有20人;中医药人员主要以专科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数量明显不足。

13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滞后

9家成员单位中未接入使用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和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的有2家,未实现县域医共体内中医药信息共享的有6家。由于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所采用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也不尽相同,导致中医药信息融合共享存在难度,制约了医共体内中医药信息互联互通,也影响各乡镇卫生院间的工作交流,导致乡镇卫生院会诊只能依靠专家现场指导等线下方式进行。

14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部分乡镇卫生院辖区内居民对中医药处于认可状态,但认知程度较低、了解不够。调查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走廊等公共场所展示中医药文化环境设施较差,中医药文化走廊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中医药文化宣传意识较为淡薄,乡镇卫生院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效果也参差不齐,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辖区内居民对中医药文化认同感不强。

2.针对性提升方案

xx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将xx县西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发展作为核心,制定了相应的提升方案,并于20245月开始实施。

21引进新技术

在对成员单位推广现有诊疗技术的同时,引进新技术,将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由9种扩展到16种,如引进了葫芦灸、耳穴压豆、超短波治疗、中药浴、隔物灸、小儿推拿、中频治疗等7种新项目。其中小儿推拿在9家成员单位全部开展;八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庙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东疏镇卫生院鹤山镇卫生院、伏山镇卫生院、葛石镇卫生院增加了中药浴、中频治疗;泗店镇卫生院、乡饮乡卫生院、堽城镇卫生院增加了隔物灸、极超短波治疗;八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疏镇卫生院、伏山镇卫生院增加了耳穴压豆;泗店镇卫生院、鹤山镇卫生院增加了葫芦灸。所有增加的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后均能开展使用。

22共享中药房建设

组建县域医共体智慧共享中药房,创建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服务平台。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后,由接诊医生在乡镇卫生院开具处方,通过信息共享系统传至共享中药房,进行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后,送至煎药室煎药并包装,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至患者手中。患者无需在就诊医院等候取药。全环节可视化,在确保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够方便看中医、放心服中药的贴心服务。同时,统一中药饮片采购、调配、炮制、煎煮和配送服务,实现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同质化、规范化、高效化,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目录、中药学服务、中药采购和储备的统一。

23制定中医协定处方

xx县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医师联合中药师依据临床经验,制定疗效确切的中医协定处方。如静脉炎、糖尿病、腹泻、厌食、养心安神、小儿镇静安神解热、哮喘、乳痈、妇产科外洗、颈椎病、腰椎病、康复、痔漏、皮肤病的协定处方。将中医协定处方制备成标准化的中药制剂,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通过智慧共享中药房可共同调剂、使用。

中药汤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的发挥,而煎煮是中药汤剂的最后关键环节。为了能够承接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的中药代煎服务量,给县域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更好的发挥中药疗效,xx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提升煎药系统软硬件建设,以保证中药制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制剂疗效,保证患者用药效果。

24科室共建,优势专科下沉

xx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中药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开设专家门诊,为居民提供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服务。如县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孙秀英进行专业对口帮扶、康复科主任医师刘露等进行专家带教,骨干人才下沉,以帮促建,从实质上提升成员单位中医药诊疗水平。xx县第一人民医院还建立了中医药师承工作室,以老带新,开展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