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以一名普通D员的身份,参加我们秘书处、翻译室、信息中心联合D支部的“主题D日”活动。刚才,几位同志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自的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讲得都很好,很实、很深,有思考、有感悟,我听了深受启发。我们机关的D日活动就应该这样,既有严肃的学习,又有真诚的思想交流;既能“红脸出汗”,又能加油鼓劲,真正让D内生活“炉火”旺起来,让D员的先进性“熔炼”出来。
借此机会,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个主题,我和同志们交流几点心得体会。这个主题,是我们D抓自身建设永恒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一名D员干部终身的必修课。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十多年前,D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局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看似寻常的“小切口”,却带来了波澜壮阔的“大变革”。“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十多年来,从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这些细微之处抓起,我们D以雷霆万钧之势激浊扬清,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真正实现了D风政风社风的焕然一新,赢得了D心军心民心的高度凝聚。在XXD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XX也一样,全X上下持续转作风、抓落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风清气正的生态更加巩固。
实践充分证明,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它关系到D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成败。作为人大机关的D员干部,我们是全X最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人大的形象,更应该在作风建设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行动更自觉。下面,我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思考,与大家共勉。
“对D绝对忠诚”。这六个字,是我们作为共产D员的根本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与“魂”。
首先,忠诚要体现在清醒的站位上。人大是机关,不是单纯的业务单位。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属性,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D员,第一职责是为D工作。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首先从上看,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近年来,我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自觉把XX工作放到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善于从D和国家工作全局、从XX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来审视和推进人大工作。我们起草的每一份报告,组织的每一次会议,开展的每一次监督,都不仅仅是业务工作,更是具体的工作,必须确保其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次,忠诚要体现在坚定的理论武装上。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淬炼的。我们D历来重视思想建D、理论强D。尤其要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比如,在D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就强调要通过重温D的百年光辉历程,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D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从根本上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信仰认同,才是最可靠、最持久的忠诚。
最后,忠诚要体现在坚决的贯彻执行上。对D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XXD委的实施办法,就是我们必须不折不扣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我们不能有任何“特殊”思想,不能有丝毫“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条一条去兑现。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风考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强有力的作风建设,夯实让D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基础,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D来自于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立场,是共产D的根本立场。习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人大机关,我们更要将“人民至上”这四个字,镌刻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核心在于,要用好“两个联系”这一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要“深化拓展‘两个联系’”。什么是“两个联系”?它指的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这套机制,是我们人大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听取民声、汇聚民智的制度化渠道。它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人大依法履职、践行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如何深化拓展?就是要让联系“真”起来、“实”起来。
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的机制。这几年,我们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调研等方式,让代表们更多地参与到人大工作中来。比如,我们曾专门研究制定《X》,并出台了《X》,目的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联系不能只是“走过场”,而是要真正坐下来,听取代表们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对我们人大自身工作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履职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支持和保障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根据《X》,代表们要通过设立接待日、走访选民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我们机关能做什么?就是要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为代表提供履职学习资料,甚至提供专用的信封和邮资,方便他们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要建立健全代表建议办理的责任制和反馈机制。群众通过代表反映上来的问题,哪怕再小,也是他们的急难愁盼。我们必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于代表在会议期间或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承办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一般为三个月,复杂的可延长至六个月)给予答复。这个过程,绝不能搞“体内循环”,一定要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呼声被听到了、被重视了。
通过真心实意的“两个联系”,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这样,我们做出的每一项决定、出台的每一部法规,才能真正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担当二字,重若千钧。作为人大机关的D员干部,我们的担当,就体现在高质量、高效率地履行法定职责上。这需要我们具备两种关键作风:一是严谨细致的法治作风,二是雷厉风行的高效作风。
首先是“讲规矩”,做到严谨细致。人大是立法机关,也是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关,尊崇法治、捍卫法治是我们的天职。这种精神,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就体现在新闻稿所要求的“办文讲章法、办会讲程序、办事讲规矩”。这“三个讲”,看似是程序要求,实则是严谨作风和法治精神的体现。
办文讲章法,意味着我们出手的每一份文件,无论是法规草案、审议意见,还是调研报告、会议纪要,都必须逻辑严密、表述精准、于法有据。文字工作无小事,一个标点、一个措辞,都可能影响法规的权威性和工作的严肃性。
办会讲程序,意味着人大的每一次会议,从议程设定、会前准备,到审议发言、表决通过,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任何环节都不能随意简化或逾越。
办事讲规矩,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坚持“按制度管人、依流程管事”。近年来,XX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了65项工作制度和机关规章制度,这背后就是想通过密织制度之网,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专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