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借此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结合近期中央和省、市通报的典型案例,围绕“严守纪律规矩、深化作风建设”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近日,中央层面通报了2起D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规吃喝典型问题:某县人大调研组在基层视察时,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隐蔽宴请”,餐后部分干部串通销毁消费记录、统一“口径”隐瞒不报;某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在代表联络站活动中,违规接受企业主赠送的高档烟酒,事后以“工作餐”为名模糊账目。更令人警醒的是,面对组织核查,有人称“只是普通聚餐,没必要上报”,有人讲“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甚至有人试图“找关系说情、压案不查”。
看似“一顿饭”的问题,实则是“破纪破防”的开端。这些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的“顶风作案”,暴露出个别干部把纪律规定当“耳旁风”、把纪律规矩当“纸老虎”的侥幸心理,把“亲清”政商关系异化为“酒桌利益链”,把“为民履职”歪曲为“为己谋利”,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纪律规定从“一个节点”到“一条主线”,从“治标”到“治本”,D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担当推进作风建设,用实践证明,纪律规定不是“软约束”,而是“硬杠杠”;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不是“小事情”,而是“大”。
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D和人民的“机关”,更应把贯彻中央要求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从近年来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看,仍有少数干部把“人大是清水衙门”当借口,把“视察调研”当“擦边球”,把“代表联络”
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D性问题。”剖析这些案例,涉事干部的“病根”在D性缺失、信仰动摇。一是纪法观念抛脑后。把《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当课外书,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当稻草人,甚至认为人大干部没人盯着,于是“酒杯一端、原则放宽”。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