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工作期间,我参与了许多具体且富有意义的工作,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为聋哑学校学生升学和寻找就业途径的事,让我感触颇深。
当时正值六一儿童节,xx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前往中小学开展调研。我来到xx聋哑学校,了解到,该校仅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初中毕业后仅有两个去向:男生多数到内燃机配件厂工作,主要是因为该厂有人懂手语;女生则大多只能待在家中,就业机会极少。
我注意到,聋哑学校的学生通过手语交流,手指非常灵活。我曾问学生,如何用手语表达人名。学生告诉我,他们用xx个拼音字母的手语比画,如“a”“b”等,通过组合拼音字母来表达。这让我意识到,若学校想成立高中部,教学将面临难题——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该如何开展?
后来,我想到xx市有一家生产台式计算机的创新计算机厂。我与厂长取得联系,建议设计用于聋哑学校教学的计算机。该厂接受了建议,派工人到聋哑学校三楼教室布线、安装摄像头等设备。尽管当时设备配置不算高,但已为教学打开新出路。
当年,该校便成立了高中部,部分学生毕业后可在需要计算机录入资料的单位工作。此前,听障学生若想上大学,全国仅有东北的吉林大学开设相关专业。而自从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后,学生有机会考入xx金陵职业大学计算机系,实现了就近上学。能通过政协工作,给听障孩子们以帮助,我感到十分欣慰。
连续三届成为市政协委员,个人领衔提案xxx件,获评优秀提案xx件,重要提案x件。记得那时一到年底就关注自己的履职得分,xx分及格,xx分优秀,我总分通常都在xxx分以上,年年如此。
离开市政协委员岗位已经x年,每次回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千,无比留恋,想看看市政协院子里的木绣球树开花了没有,看看议政堂里温暖的灯光下,委员们都在讨论什么议题。
作为一名老委员,我最大的感悟是,委员履职要立足本职工作,筑牢建言根基。委员的建言献策要具备专业性、准确性、可行性。因此学习要一以贯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调研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撰写提案要秉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原则。在xx年的政协委员生涯中,有两封信让我印象深刻。
一封信是xxxx年元月收到的。那天很冷,有三位陌生的老人来到医院(本人工作单位)找我,他们从媒体报道上看到我提交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政协提案,特意写了一封群众来信送给我。信中提到,他们居住的xx花园小区xxx多户居民因水箱老化,常年不能喝上干净的水,希望政协委员能关注到他们的困难。当天中午,我就去实地察看了小区供水情况,并主动加入小区二次改水的微信群和业主交流。经过深入调研,我很快撰写了两篇社情民意信息,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经过一年的努力,小区改水成功,小区居民喝上了清洁水源。这个小区的居民后来写了一首藏头诗送给我,还说喝到干净水比在家门口扩建了八车道还畅快,感谢D,感谢政府,感谢政协。
第二封信是20xx年底,当时我生病发烧在家休息,听见敲门,原来是收到一份快递,拆开一看,真的是意外惊喜,犹如一张病中良方。原来这是xx纪念馆写给我的感谢信,感谢我xx年前的一件政协提案。那是我20xx年写的提案,建议xx纪念馆扩建搬迁。提案中建议搬迁的位置就是现在纪念馆所在的xx楼。当时提案的办理真可谓一波三折,但最终结果印证了那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目前,新馆已接待xxx多万人次,并多次接待台湾方面重要访问团组,在海内外发挥了重要影响。
记得一位老人对我说过:爱子女是至爱,爱人民是至善。我觉得这就是人民对政协委员的期待。
回望来时路,面对使命担当,各有时代答卷。xx年来,一届又一届的xx政协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得到了D和政府的认可、人民群众的好评。一路走来,薪火相传、共绘蓝图,作为政协大家庭的一员,尽我所能,只要曾经奋斗过、付出过,都会感到十分自豪。可谓是一届有一届的使命,一届有一届的精彩。
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xx当前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我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对江苏工作的殷殷嘱托和赋予的光荣使命,自觉把工作放到指引的方向上谋划推进,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思考定位,始终坚持D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必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政协之能担当好政协之责;只要我们坚持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把握正确方向,积极投身政协事业的生动实践,必将能做到多发“增强团结”之声,善献“迎难而上”之策,广聚“奋发有为”之力;只要我们在传承中形成叠加效应,在创新中塑造特色优势,必将能把政协特有的事情办好,把与别人共有的事情干出自己的特色来,不断续写xx市政协事业新的篇章。
一届政协经历,终生政协情怀。政协不仅是曾经的工作岗位,也是政协人的精神家园;政协不仅是资深领导同志奉献智慧的终点站,更是机关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起跳点。我期待持续分享政协人新的成绩和喜悦!
文史资料工作被称为政协工作的“传家宝”。19xx年,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相关要求,xx市政协当年即成立工作队伍,在一年多时间内组织各界人士xx余人撰写史料并出版文史专辑。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政协文史工作积极向为新时期服务的重点转移,开辟众多新选题,取得瞩目成就。如xx大桥是时代的标志,是xx的骄傲,当年我们组织各方面力量征编出版专辑《xx》,旨在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时任铁道部部长韩杼滨为该书题写书名,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词“弘扬三自精神”(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使用自己的国产材料),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xx亲自撰写了序言。长期以来,市政协铢积寸累、聚沙成塔,到新时代的今天,共出版了资料xx余辑,加上全市各区(县)政协编辑出版的资料xxx多辑,总字数xxxx多万字,蔚为大观。
19xx年x月xx日,由xx市政协主办的《xx报》创刊,是全国地方政协创办最早的一家报纸,集中报道政协、民主D派、团体和爱国人士的活动和工作经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为创刊号题词,副主席赵朴初为该报题名。后来,《xx报》与《xx日报》共同举办“我为xx献锦囊”征文活动,四个月中收到征文xxxx篇,近一半得到采用。那时的报社也就七八个人,每人身兼数职,在一间不足xx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办公,虽条件简陋,但成果显著,报纸发行海内外,销量数万份,最高时达xx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