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某某大学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警示教育会,既是贯彻落实在中共中央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D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刚才,彭金辉同志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令人警醒、发人深省。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涉及科研经费使用、学术活动管理、公务接待等多个领域,暴露出个别同志纪律意识淡薄、作风建设松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下面,我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讲几点意见。
某某大学作为D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承担着为D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的重要使命。我们的每一项研究、每一份报告都关系到D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不偏离正确方向,真正做到为D立言、为国献策。
D的作风关系D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D风政风焕然一新,D心民心为之一振。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从刚才通报的案例来看,有的同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心存侥幸,在科研经费使用上搞变通,在公务活动中打擦边球,这些都是作风不严不实的表现。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死灰复燃。
当前,我校正处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以良好的作风作保障,才能凝聚起全院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如果作风建设抓不好,就会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就会影响我校的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影响D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的完成。
虽然近年来我校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刚才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个别同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小事小节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认为科研单位不同于D政机关,在经费使用、学术活动等方面应该有更多的灵活性,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同志把违规报销差旅费、接受超标准接待等行为视为“正常现象”,没有从高度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
我校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比如,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虽然有明确的使用规定,但仍有个别课题组以各种名义虚列支出、套取经费;在公务接待方面,虽然规定了接待标准和审批程序,但仍有单位超标准接待、无公函接待。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的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典型案例来看,许多问题之所以能够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单位对科研经费使用、学术活动开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有的单位对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及时提醒纠正,使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此外,监督问责的力度还不够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有时存在处理偏轻、偏软的现象,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力。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有的同志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遇到问题绕着走,对工作敷衍了事;有的同志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同志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