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主题教育总体部署及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XX市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市政协各工作机构及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深入XXXX等各县(市、区),以及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国家XX供电公司、XX水务环保集团等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访谈、座谈研讨、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等多元方式,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了全面系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营商环境建设置于战略高度,连续多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特别是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坚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密集出台系列惠企政策,全力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坚决扛起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成立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八个专项工作组,构建形成“领导小组抓总、专班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组分工负责、责任部门具体落实”的“1+1+8+N”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印发《XX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在全面承接中央改革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基础上,部署开展“八个专项行动”,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周推进清单“三张清单”,统筹推进XX项重点任务落地落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同步建立统筹调度、问题发现、督查督办、成效评价“四个机制”,构建“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工作落实闭环。
“放管服”改革纵深突破:12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办理质效位居全省前列;推行开工许可“一次办”改革,审批时限压缩至XX个工作日以内;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运行,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
“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成效显著:制定《深化“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做好“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省级以上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实现土地出让与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交地即交证”出让土地XX宗,“交房即交证”实现“零的突破”,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市场准入壁垒持续破除: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制度,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坚决杜绝额外准入限制。常态化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排查并纠正全市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XX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断优化。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鲜明导向,聚焦全周期服务优化:
企业服务方面:将企业开办和注销时间均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小微企业全过程办电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全年纳税时间压缩至60个小时内,企业办事便捷度持续提升。
项目服务方面: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30个、20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平均5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
群众服务方面: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二期建设,上线运行“XXX”APP,203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全省“一张网”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全面运行,完成电子卖场交易XXX笔,累计金额XXX万元;与XX个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XX个,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善XX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及“信用中国”网站功能,公开信用承诺、联合奖惩等公共信用信息X万条,以信用监管筑牢市场秩序根基。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等五大领域,从严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整治降费减负政策落实不到位、惠企收费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切实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
尽管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标D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及市场主体期盼,在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
政策靶向性不足:部分政策存在“上下一般粗”现象,未充分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前置条件严苛、审批程序繁琐,精准度不高。如多数产业扶持政策对企业注册资金、产值、利税设置较高门槛,而我市中小微企业占比高,导致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调研中企业反映“见政策难享、遇空间难进、逢机会难抓”。
政策知晓度偏低:政策发布渠道分散、公开形式单一,群众和市场主体知晓度不高;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部门间、政企间数据共享难、统一难,“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虽已推行,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时重复提交材料、多次跑腿现象仍有发生。
隐性壁垒尚未根除:对民营企业存在“隐形门槛”,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尊商重商亲商氛围有待浓厚,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支持、引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便利化水平不足:政府、市场、社会权责边界不够清晰,部分跨部门、多环节审批事项权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部分职能虽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但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现象,服务窗口沦为“收发室”“中转站”,便利度有待提升。
审批效能仍有差距:部分事项审批环节多、材料多、时限长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调研中企业反映,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要件”、程序和环节仍较多,制度性交易成本仍需降低。
政企沟通渠道不畅:企业与政府沟通途径较少,部分政府部门存在“畏企”思想,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有待深化;部分企业家反映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行业协会希望市级领导更多支持参与重要活动,以加强政企协同。
服务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关键服务岗位和窗口人员政策不熟悉、业务不精通,服务意识不强,存在“重否决、轻解决”倾向,凡事只讲“不能办”、不讲“怎么办”,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